此诗《詔胡小山盐台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展现了其对盐政官员胡小山的赞誉与敬意。
首句“江海风烟揽辔论”,描绘了盐台官员胡小山在江海之间,面对风烟变幻,依然从容不迫地讨论盐政之事,体现了其深谋远虑的智慧和决断力。接着“百城守长拜行轩”一句,通过描述各地守长对胡小山的恭敬拜访,展现了他作为盐政主管的权威与影响力。
“朅从绣斧临吴甸,几为闾阎叩帝阍”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胡小山深入基层,关心百姓疾苦的形象。他如同手持绣斧的官员,亲临吴地,倾听民众心声,甚至直接向皇帝反映民间疾苦,体现了他为民请命的高尚情怀。
“挟笔千秋高雪调,熬波万灶矗云屯”则赞美了胡小山在盐政改革上的卓越成就。他以笔为剑,推动了盐业的现代化发展,如同千年的雪景般高洁,又如万灶之火,直冲云霄,彰显了他改革的决心与成效。
最后,“鱼盐岂有藏名者,莫以于旄访席门”表达了对胡小山功绩的肯定,认为他的贡献并非仅仅局限于盐政领域,而是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仅以官职高低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而应关注其对社会的实际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胡小山形象的描绘和对其实绩的赞誉,展现了明代官员在治理国家、服务百姓方面的理想追求和实际行动,体现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