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四十二首(其二十七)

王湛蓄深器,世人不能窥。

大慧实若愚,人遂以为痴。

可怜济父子,同门不识之。

何况隔千里,而欲求人知。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的《览古四十二首》中的第二十七首,以王湛为典故,展现了深藏不露的智慧和被误解的境遇。首句“王湛蓄深器”描绘了王湛内蕴深厚,如同深藏不露的宝器,难以被人轻易理解。接着,“世人不能窥”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深沉和不显山露水。

“大慧实若愚,人遂以为痴”这两句揭示了王湛的真正智慧高深莫测,以至于人们误以为他愚钝或痴傻,这正是他的智者韬晦。诗人通过“可怜济父子,同门不识之”表达了对王湛才华被忽视的惋惜,连同一师之下的人都未能识破他的真才实学。

最后两句“何况隔千里,而欲求人知”则深化了这种隔阂,指出由于距离遥远,王湛的才能更难被人所了解和认可。整首诗寓言式地揭示了才智者的孤独与不易被理解,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926)

杨维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 字:廉夫
  • 号:铁崖
  • 籍贯:铁笛道
  • 生卒年:1296—1370

相关古诗词

览古四十二首(其二十八)

羲之在东床,风操夙所称。

蓝田誉转重,胡乃意不平。

出吊曲在我,反恶固其情。

以此悻悻死,无异匹妇轻。

形式: 乐府曲辞

览古四十二首(其二十九)

韩信卜母地,旁置万人庐。

郭公卜邻水,长洲偶成墟。

千秋杨子窆,投弃同江鱼。

裸发何为者,厌魅开籧篨。

孰借神丁火,焚却青囊书。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鱼]韵

览古四十二首(其三十)

郭黁精术数,知晋必亡秦。

逃秦远归晋,追兵杀亡臣。

洛阳牛背叟,读书孝其亲。

凉州未经破,先归忽如神。

术人不灵已,哲士固全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真]韵

览古四十二首(其三十二)

尝疑王孝子,素履朴且庄。

门生服县役,径行想不扬。

孝子躬馌具,磬折在道傍。

门生役已脱,诡道由此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