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颉墓(其二)

结绳以后费经营,体制于今几变更。

不识何尝非快活,好奇未免太聪明。

经书烧后无真本,字母传来半梵声。

我声雕虫徒碌碌,可怜浪费楮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俞樾所作的《苍颉墓(其二)》。诗人通过对结绳记事到文字演变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文明传承与变迁的感慨。首句“结绳以后费经营”暗示了文字起源的艰难历程,而“体制于今几变更”则揭示了文字形式的不断演化。诗人认为,虽然文字的发明和变化带来了知识的传播,但“不识何尝非快活,好奇未免太聪明”暗含着对古人朴素生活的欣赏,同时也指出过度的好奇心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复杂化。

“经书烧后无真本,字母传来半梵声”描绘了历史上的文化损毁,尤其是儒家经典在战火中的流失,以及外来文化的交融影响。最后两句“我声雕虫徒碌碌,可怜浪费楮先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专注于文字学问,却未能深入生活本质的自嘲,同时也对书籍材料(楮先生,指造纸术)的浪费表示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苍颉墓为背景,寓言般地探讨了文字的历史意义、文化冲突以及个人在学术追求中的反思。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入都门口占

蓬山回首杳无痕,重对长安酒一樽。

兵火馀生随处好,云霄故友几人存。

旧巢历历犹能记,破甑区区未足论。

海鸟避风聊一至,漫劳属目鲁东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炼心石吊金正希先生

苍松偃蹇作龙吟,怪石横空俯万寻。

我辈惊垂二分足,先生苦炼百年心。

山中草木英风在,江左君臣暮气深。

填海补天无一济,虞渊黯黯日先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夜发阴平

参横斗转夜冥冥,车铎郎当唤梦醒。

远树颠风犹未绿,遥山得月始能青。

问津野渡人难觅,沽酒荒村户尚扃。

自笑征夫归思急,一宵未放马蹄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翁叔平侍郎以旧草五十茎寄赠云惠陵所出也敬纪以诗

昔臣奉使至于陈,得蓍草于陈守臣。

云是太昊陵下出,千年抔土犹有神。

今以宾萌居吴下,只共场师艺梧槚。

何图日下故人来,贻我灵蓍可盈把。

敬问此蓍何处得,非孔非姬其揆一。

地符天瑞非人为,近者新从惠陵出。

先持御宇十三年,削平祸乱消戈鋋。

桥山弓剑閟灵气,上为卿云下醴泉。

菌茁芝生不常有,产此神蓍夫岂偶。

古云蓍义取之耆,定卜绵长昌厥后。

草莽小臣无一能,捧蓍不问沈与升。

惟从天意占中兴,万年有道兹其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