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必元所作的《送袁伯庸还四明兼讯屠纬真先生》。诗中以“东海词人”开篇,巧妙地将送别友人的场景置于宏大的海洋背景之下,营造出一种壮阔而深邃的氛围。接下来,“闻君千里破沉冥”,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期待,仿佛能穿越千里的距离,打破彼此间的隔阂。
“空传横笛溪边调,安得移舟月下听。”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远方传来的笛声,另一方面则表达了无法亲耳聆听的遗憾,增加了情感的层次和深度。接着,“留客鹧鸪依岭树,冲寒鸿雁满沙汀。”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鹧鸪的啼鸣和鸿雁的飞翔,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补陀山下他宵过,道我将寻问字亭。”诗人想象着友人在未来的某一天经过补陀山,会想起自己,并前往寻找那个象征着学问交流的“问字亭”。这一设想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送别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