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暮》由明代诗人胡粹中所作,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老眼看春得几时”,诗人以年迈之眼观春,感叹春光易逝,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少陵从此典朝衣”引用杜甫典故,暗含诗人对仕途生涯的回顾与反思。
“烟笼芳苑迷胡蝶,月落空山叫子规”两句,通过烟雾缭绕的花园和月下空山的子规啼鸣,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幽静的氛围,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
“乡国音书秋水阔,江湖亲识晓星稀”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亲友的怀念,秋水浩渺象征着距离的遥远,晓星稀疏则暗示了人世间的离散与变迁。
最后,“沙边白鸟能相近,应为年来已息机”以白鸟靠近沙边作为结尾,寓意诗人内心已经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