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程叔琳所作《挽张之洞联》,通过“前”与“后”,“下”与“上”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前不见古人”,意味着在逝者之前,没有可以相提并论的先贤或伟人,强调了逝者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这里的“古人”不仅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也暗含着对逝者卓越成就的肯定和敬仰。

“后不见来者”,则表达了在逝者之后,再无相似之人能够超越或达到其高度,体现了对逝者影响深远、难以复制的评价。这种说法既是对逝者成就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影响力持久性的肯定。

“下则为河岳”,将逝者比作大地之下的山川河流,象征其深厚的影响和永恒的存在。山川河流是自然界的基石,支撑着万物生长,逝者的精神和功绩同样如此,滋养着后来者的心灵,成为他们前行的指引。

“上则为日星”,进一步将逝者比作天空中的太阳和星辰,寓意其光芒万丈,照亮了历史的长河,指引着未来的方向。太阳和星辰不仅是自然界的主宰,也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灯塔,逝者以其光辉,激励着后世不断追求卓越,探索未知。

整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对其精神遗产的无限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短暂而意义深远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

程叔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张之洞联

公是一代功臣,戊申定计,庚子扶危,朝野赖乂安,引天下为己任;

我乃再传弟子,精舍授经,纶扉侍直,宫墙窥美富,微斯人谁与归。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经济似陶侃诸葛,学术似董子荀卿,风度景曲江,鄂渚之间有遗像;

守旧在崇尚程朱,维新在袭因周管,文襄邀特谥,湘阴而后见斯人。

形式: 对联

挽张百熙联

数湘中耆旧,惟公以清名,遗疏建言,为五千年帝域指陈大计;

尽天下英才,皆归其教育,醵金范像,看四百兆人民崇拜长生。

形式: 对联

挽张之洞联

抗志东京三北海;鞠躬西蜀一南阳。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