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初度日占六首》中的第三首,主题围绕着时间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以“十一年前一死迟”开篇,暗示了过去的某个重要时刻,可能是对自己或亲人的逝世感到遗憾,认为如果早逝,或许能避免更多的变迁。
接下来的“臣忠妇节两参差”表达了对忠诚与节操的坚守,但又因时局和个人际遇的不一致而显得有所偏差。这里的“参差”不仅指时间上的错落,也可能暗指人生道路的曲折和无奈。
“北枝落尽南枝老”进一步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景象,北枝与南枝象征着季节更迭和生命的轮回,北枝已凋零,南枝也接近衰老,形象地展示了岁月无情。
最后,“辜负催归有子规”以鸟鸣作结,子规鸟叫声凄厉,常唤起思乡之情,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回归故土或家庭团聚的渴望,但现实却无法如愿,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忠诚与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