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言寸禄不沾身,身没诗名万古存。
况有数篇关教化,得无馀庆及儿孙。
渔樵共垒坟三尺,猿鹤同栖月一村。
天下未宁吾道丧,更谁将酒酹吟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哭方干》,表达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深切哀悼和怀念。首句“何言寸禄不沾身,身没诗名万古存”表明虽然方干生前未能获得世俗的功名利禄,但他的诗歌精神将永存于世。接下来,“况有数篇关教化,得无馀庆及儿孙”则指出方干留下的作品不仅对后人有教导之效,即使没有子嗣,也算是留给后代的一份宝贵遗产。
“渔樵共垒坟三尺,猿鹤同栖月一村”描绘了一幅自然与和谐的画面,其中渔樵(打鱼的人)与猿鹤(猿指长臂猿,鹤即鹤鸟)都在为方干修墓或守墓,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尊重和怀念之情。最后,“天下未宁吾道丧,更谁将酒酹吟魂”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世乱象的感慨,以及自己心中的失落与悲哀,似乎在寻找一个知音来共饮酒,以寄托自己的哀伤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亡友方干的缅怀,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功名、文学传承以及精神寄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出杜荀鹤个人的悲凉心境和对时代的关切。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贾岛还如此,生前不见春。
岂能诗苦者,便是命羁人。
家事因吟失,时情碍国亲。
多应衔恨骨,千古不为尘。
此中偏称夏中游,时有风来暑气收。
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
暑天长似秋天冷,带郭林亭画不如。
蝉噪槛前遮日竹,鹭窥池面弄萍鱼。
抛山野客横琴醉,种药家僮踏雪锄。
众惜君才堪上第,莫因居此与名疏。
时难转觉保身难,难向师门欲继颜。
若把白衣轻易脱,却成青桂偶然攀。
身居剑戟争雄地,道在乾坤未丧间。
必许酬恩酬未晚,且须容到九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