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幅秋藤拂地齐,匡床閒对竹炉低。
山中一枕梅花月,不识鸡声送马蹄。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脩竹生夜凉,华轩淡秋色。
露华洗苍翠,冰影含清白。
恍然天地空,似与琼楼通。
群仙列翠葆,六花散天风。
爽气集庭皋,寒声动林杪。
龙吟瑶水暮,凤舞霜台晓。
点点苍梧云,萧萧嶰谷春。
聊歌郢中曲,赠尔淇澳人。
华轩俯流水,绿树鸣春禽。
美人发商歌,燕坐调清琴。
白鹤出瑶池,霜毫映秋月。
借尔尘外姿,充君眼中物。
鹤鸣松风动,鹤舞松露晞。
缑山落日閒,华表千年归。
君家好兄弟,一一富文艺。
时危万里心,天远九皋唳。
南寻武夷君,吹箫上青云。
由来鸾凤雏,耻与鸡鹜群。
烟尘暗江海,客鬓年年改。
白鹤望不来,青山久相待。
美人湖上亭,蕙帐风泠泠。
笑煞王右军,空书换鹅经。
南山多白云,中有幽人庐。
稽古志高尚,治生遂閒居。
晨耕陇上田,夕咏窗间书。
筋力岂不疲,性情聊自舒。
嘉苗雨露深,蠹简尘埃馀。
耒耜慕伊稷,弦琴诵唐虞。
鸟鸣布谷晚,萤聚下帷初。
播殖乃有穫,研覃谅非迂。
三冬编屡绝,卒岁瓶可储。
乐哉耦耕人,允矣君子儒。
乱世少安居,志士多慨慷。
馈饷军垒中,跋涉山路长。
昔别庭树秋,时节忽飘扬。
俯视东逝波,仰惭明月光。
鹡鸰鸣在原,蟋蟀悲中堂。
求道苦不早,鬓发各已苍。
关塞日澒洞,烽燧寒苍茫。
久客南浦深,絺衣北风凉。
岁晚粳稻收,斗酒足徜徉。
归来且慰意,高歌俟时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