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老子说经台台下有道德经石刻并手植柏在焉感而赋此

伯阳仙去有高台,紫气销沈望不回。

楼观俯看秋色里,函关背指暮云隈。

岩前种柏飘玄润,石上翻经暗古苔。

问礼谁争宣父长,惭予千载偶能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登临老子说经台的壮丽景象与深邃的哲思。首联“伯阳仙去有高台,紫气销沈望不回”以老子的传说开篇,点出说经台的历史背景,紫气象征着老子的仙风道骨,销沈则暗示其已远离尘世,留下一座高台供后人瞻仰。颔联“楼观俯看秋色里,函关背指暮云隈”描绘了站在高台上所见的秋景,楼台俯瞰,秋色满眼,函关背指,则是遥望远处的山峦与云雾,展现了深远的空间感和时间的流逝。

颈联“岩前种柏飘玄润,石上翻经暗古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古老,岩石前的柏树在秋风中显得更加苍翠,石上翻阅的经文被岁月覆盖了一层青苔,既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也寓意着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沉淀。尾联“问礼谁争宣父长,惭予千载偶能来”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能够亲临此地,感受历史与文化之美的谦逊与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古代圣贤思想的崇敬与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收录诗词(120)

朱应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 字:升之
  • 号:凌溪
  • 籍贯:扬州府宝应
  • 生卒年:1477—1526

相关古诗词

奉赠对山康子之作

浒西花柳卜居新,梁间燕泥生紫蘋。

病辍图书缘在告,兴来鱼鸟得长亲。

浮云漠漠秦川夕,灌木阴阴武水春。

赖有同时吕泾野,相将岁晚结行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固原道中

旅雁将归禾黍收,边衣八月总羊裘。

千山摇落无芳草,万壑奔腾自急流。

探骑弓刀扬远日,戍楼笳鼓动高秋。

独持文教来幽塞,更览戎机答壮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六盘山

西北六盘山切云,一盘千折动星文。

穿林列骑交愁入,峭壁哀猿近厌闻。

陇树遥连边塞尽,秦关中断渭流分。

清秋忽报烽烟警,落日犹过虎豹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书驿壁

羌陇西来秋事非,长安东望渺庭闱。

十年故国悲游子,九月寒砧感授衣。

返照入林戎马急,阴云接地雁鸿稀。

莫愁绝塞终难据,闻道中原未解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