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暄

炙背茅檐日,虽贫办不难。

赵衰真可爱,范叔一何寒。

虱暖无遗索,书明得细看。

羲和有底急,薄暮更衣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在炽热的阳光下晒着背,即使生活贫困也能设法应对。
赵衰(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的节俭实在令人喜爱,范叔(范蠡,越国大夫)的生活却如此清苦。
衣服上的虱子因温暖而不再躲藏,每本书都能仔细阅读。
羲和(太阳神)为何如此匆忙,天色已近傍晚,我还要换上单衣抵御寒冷。

注释

炙背:晒太阳取暖。
茅檐:简陋的茅草屋檐。
虽贫:尽管贫穷。
办不难:也能办到。
赵衰:春秋时期晋国贤臣。
真可爱:非常值得称赞。
范叔:范蠡,越国名臣。
一何寒:极其清寒。
虱暖:温暖的衣物上没有隐藏的虱子。
遗索:遗漏的虫害。
书明:明亮的光线下读书。
得细看:能仔细阅读。
羲和:太阳神。
有底急:为何如此急迫。
薄暮:傍晚时分。
更衣单:更换单薄的衣服保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负暄》,描绘了诗人于简陋茅檐下晒太阳的情景,即使生活清贫,他也能设法取暖。诗中通过提及赵衰(春秋时期晋国贤臣)的典故,表达对贫寒生活的淡然态度,赞美赵衰的品格;同时以范叔(即孔子弟子颜回)的典故,强调即便条件艰苦,仍能保持求知的热情,静心阅读。最后两句,诗人以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的急迫比喻时光流逝,自己却衣衫单薄,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贫困的坚韧与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过水东

出郭市声远,过溪山色多。

稻畦春雨足,野水晚迎波。

客自无轩冕,今谁在涧阿。

相逢不相识,归去梦松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过松江

家在朱帘画舫中,今朝误入水精宫。

江澄不起无风浪,天远长垂未霁虹。

酒熟杯盘供雪鲙,诗成岛屿落霜枫。

帆来帆去何曾歇,万顷烟波属钓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何德器寄道州怪石

一去春陵郡,天星几度回。

身今镜湖住,山自道州来。

指点双岩出,摩挲一笑开。

是谁营致此,石友似陈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初还信州呈寓居诸公

万事不称意,一生长损心。

稍知闲有味,又觉老相侵。

田舍那能问,溪山未暇寻。

清歌一杯酒,聊与故人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