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竹枝歌二首(其二)

苏州南来是太湖,少见杨柳多桑株。

谁家女子在楼上,手揭红帘看打鱼。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生动景象与人文风情。诗人沈周以细腻的笔触,将苏州南边的太湖风光与当地的生活场景巧妙融合。

首句“苏州南来是太湖”,简洁明快地勾勒出地理方位,点明了地点。接着,“少见杨柳多桑株”一句,通过对比杨柳与桑树的常见与稀少,不仅展现了太湖周边的自然环境特点,也暗示了当地农业经济的特色——以桑养蚕为主。

“谁家女子在楼上,手揭红帘看打鱼。”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人物的描写,细腻地刻画了一幅江南女子倚楼观景的画面。女子的动作——“手揭红帘”,既表现了她的闲适与好奇,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闺中寂寞。而她所关注的对象——“打鱼”,则将视线引向了湖面,与开头的自然景观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富有生活气息的画卷。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太湖边独特景致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和生活情趣。沈周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捕捉并传达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文精神与自然风貌,使读者仿佛能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震泽竹枝词送中书李舍人二首(其一)

太湖东与海相通,大浪掀天难使篷。

今夜且来洲里宿,明朝又怕日高风。

形式: 词牌: 竹枝

震泽竹枝词送中书李舍人二首(其二)

鸦鹊群飞过别村,乌云接日晚昏昏。

西风一夜翻湖起,大小人家水到门。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元]韵

少年行

荻芽新长河豚肥,吴姬作羹俊味稀。

金陵子弟快一饱,挟弹走马穿花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杨白花

杨白花,轻且微,春风吹逐何处飞。

春阴冥濛千万里,花小不愁飞不起。

重门深锁寂无人,夜永如年月如水。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