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案上清风绝点埃,等閒时往复时来。
乾坤物我浑忘却,墙角冲寒喜放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处理公务之余,偶见案上清风拂过,尘埃尽去,心神随之宁静。诗人仿佛与外界万物融为一体,忘却了自我与宇宙的界限。他特别留意到墙角的梅花,在寒冷中绽放,这不仅为环境增添了一抹生机,也引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喜悦与共鸣。
诗中的“案上清风绝点埃”形象地展现了环境的清新与纯净,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澄明。接着,“等閒时往复时来”则透露出诗人对日常生活的随和态度,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感知。通过“乾坤物我浑忘却”,诗人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最后,“墙角冲寒喜放梅”以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作为收尾,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
不详
(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万丈龙门未易过,感君指引渡风波。
海头多少傍人眼,不济于今将若何。
阿香一震暗千山,滂沛甘霖九有间。
啼鸟有情春在在,无边花柳转衰颜。
石门越宿大船坊,平望湖开一鉴光。
午过吴江风力顺,姑苏台下吊吴王。
三国争分势力均,汉家正统认谁真。
匡扶天地知肝胆,庙貌千秋仰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