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其四)

解知身世两鸿毛,肯羡一钩连六鳌。

有口惟宜醉醇酒,时时痛饮读离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翻译

深知自身的命运如同两根羽毛般轻盈,怎会羡慕那钩连六只巨鳌的一线希望。
只有借酒浇愁,沉醉于醇厚的美酒中,时常痛快地饮酒,朗诵《离骚》以抒发情感。

注释

身世:指个人的遭遇和经历。
鸿毛:比喻极轻、无足轻重的事物。
一钩:象征微小的希望或机会。
六鳌:神话中的大海龟,这里比喻巨大的困难或期望。
有口惟宜:只有……才合适。
醇酒:浓烈的美酒,常用来比喻忘忧之物。
痛饮:尽情饮酒。
离骚:古代诗人屈原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宴饮和感怀古人的诗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达之士的向往以及对美酒和文学的享受。

"解知身世两鸿毛,肯羡一钩连六鳌。" 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品格高尚、德行出众的仰慕之情,其中“两鸿毛”、“一钩”和“六鳌”都是古代象征着卓越才能或美好的品质。

"有口惟宜醉醇酒,时时痛饮读离骚。" 这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宴饮畅谈的生活态度,以及通过饮酒和阅读《离骚》来慰藉自己的心情。《离骚》是战国时期楚辞作者屈原创作的一篇著名长篇抒情诗,它体现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悲凉的情怀。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精髓的追求,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享受态度。同时,通过对饮酒和读书的描写,诗人也在表达自己对于现实中的不如意之处所持的心态——借助文学和酒精来暂时忘却烦恼。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其三)

看罢吴山看越山,一帆千里玩风澜。

令人颇忆羊裘老,为钓桐庐七里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其二)

君房言语妙知名,元凯春秋癖已成。

作者风流公莫让,要令江海听文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其一)

卷中识尽古来人,笔下文章日日新。

万里从亲海边县,要令南国见麒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其七)

千里隋堤榆柳风,轻花薄荚正冥濛。

离情解逐仙舟去,欲过三江震泽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