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惠山僧惠表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

攲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开篇“行遍天涯意未阑, 将心到处遣人安”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界的关怀和慈悲之心,即便是到世界尽头,也不愿让任何人不安。这种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怀,体现了苏轼内心的豁达与宽广。

接着,“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两句,则描绘出一位隐居山中的僧侣,虽然仍旧住在那里,但对佛经《楞严咒》的研读已经淡漠。这或许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更深层次理解。

“攲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中所写的“落花”和“新竹”,都是山中静谧生活的点缀,显示了苏轼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宁静。

最后,“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两句,则表达了一种淡泊的心态。即便是客人来访,饮毕而去,也不留恋,而那未熟的果实(卢橘和杨梅)依然带着涩味,这里面的“空无有”,也许在隐喻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即使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也能寻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足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僧侣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苏轼深邃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是一篇融合了自然景观、人文关怀以及个人修养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赠钱道人

书生苦信书,世事仍臆度。

不量力所负,轻出千钧诺。

当时一快意,事过有馀怍。

不知几州铁,铸此一大错。

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

静观殊可喜,脚浅犹容却。

而况钱夫子,万事初不作。

相逢更何言,无病亦无药。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韵得风字二首(其一)

吴越溪山兴未穷,又扶衰病过垂虹。

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

绝境自忘千里远,胜游难复五人同。

舟师不会留连意,拟看斜阳万顷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韵得风字二首(其二)

二子缘诗老更穷,人间无处吐长虹。

平生睡足连江雨,尽日舟横擘岸风。

人笑年来三黜惯,天教我辈一樽同。

知君欲写长相忆,更送银盘尾鬣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答参寥

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

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朅来从我游,坦率见真情。

顾我无足恋,恋此山水青。

新诗如弹丸,脱手不暂停。

昨日放鱼回,衣巾满浮萍。

今日扁舟去,白酒载乌程。

山头见月出,江路闻鼍鸣。

莫作孺子歌,沧浪濯吾缨。

吾诗自堪唱,相子棹歌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