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访友人蔡广德道卿,却因风雨阻隔未能如愿,只得留宿田家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草舍托荒陂,瞑投不自知”,开篇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访友的场景。诗人夜幕降临时,误入荒僻之地的草舍,不自觉地投宿于此,透露出一种意外与无奈。这里运用了“瞑”字,不仅点明了时间,也营造了一种朦胧、静谧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颔联“离心分雨夕,同气阻风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与友人虽身处异地,但心系一处,即使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也无法阻挡彼此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离心”与“同气”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挂念,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颈联“烛影坐中暗,江城望处疑”,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昏暗的烛光下,诗人独坐室内,思绪万千;而遥望远方的江城,心中充满了疑惑与期待。这一联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描写,既表现了环境的幽暗,又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尾联“如何咫尺地,犹自劳相思”,收束全诗,直抒胸臆。尽管诗人与友人仅相隔咫尺之遥,却因风雨阻隔而无法相见,这使得他的思念之情更加深沉。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无奈。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特定情境下所产生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