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朱弘裕归潼川

君入谏垣初,谏垣井初甃。

自烹五色石,细补青天漏。

天门北望何渺茫,有兽毛色金丝黄。

双目夹镜齿如锯,啮人颅骨食人肠。

小臣爱国不爱死,飞章直入天门里。

蝇头细字三千馀,重为邦家说伦纪。

扶桑日出天鸡鸣,玉皇稳卧犹未醒。

左右传言卿大戆,干母之蛊不可贞。

西南有州大如斗,烦卿暂去作慈母。

腹中春意万斛深,遍历郊坰活枯朽。

谪居下土今六年,西风翩尔来朝天。

天门深迥如昨日,扁舟依旧归西川。

丈夫怀抱无好恶,但得志行心自乐。

此身亦是水上沤,禄食何须计厚薄。

君不见黄仲昭,翰林诗思翻天瓢。

秪为身居密勿地,不为天子赋元宵。

又不见林贵实,横班独立称直笔。

披肝苦为纲常谋,神鬼闻之皆欲泣。

吾邦文物古来多,清风劲节今相摩。

我因送君发豪气,铜壶击破为我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送友人朱弘裕归潼川》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鼓励。诗中通过描绘友人初入谏垣(朝廷谏议机构)的场景,赞美了他勇于进谏、修补“青天漏”(喻指纠正时弊)的决心。接着,诗人以神话中的猛兽形象象征困难与挑战,强调友人不畏艰险,敢于直面问题。

诗中还提到友人将被派往偏远地区,但诗人相信他的仁爱之心能拯救万物,且以黄仲昭和林贵实两位历史上忠直之士为例,激励友人坚守道义,即使身处低位也要保持高尚情操。最后,诗人以豪迈之情祝愿友人如铜壶击破般坚定前行,表达对友人仕途和人格的期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既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对忠诚与正义的颂扬。

收录诗词(412)

周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仆夫谣

邵武仆夫性质野,短衫秃袖身半赭。

丈二长舆在肩膊,山路长驱疾如马。

每遇高坡即大呼,一呼一上谁复顾。

眼中惟见是夷行,脚底何曾有险步。

光泽西去八十里,清溪乱啮故山趾。

平明受直往西行,薄暮怀直见妻子。

每日只受四十钱,受直不多心欢然。

更有高堂受直者,锦衣缓带白日眠。

形式: 古风

辰州坡叹

马郎坡,牛郎坡,山高路险将如何。

前山望云云片阔,后山听雨雨声发。

仆夫尽日赤双脚,尽力踏泥泥转滑。

君不见蜀道难,千山万水高巑岏。

我今入蜀向西去,此是东头第一关。

形式: 古风

悯蛮方铺司

蛮方铺司老无齿,接官手持一伞子。

上衣短小才至胫,头巾破裂直掩耳。

不辞官府递文书,只怕奸豪索钱米。

我时驱车过南鄙,铺司长跪呼不起。

忽闻班军在后来,仓皇走入丛篁里。

形式: 古风

入播州作

播州旧说非人居,而今南北成通衢。

一乡一聚置官长,半丘半陇皆犁锄。

播州官司万山里,叠翠浮青蹴天起。

烟雨晦冥猿鸟呼,厓壑窈深花木美。

昔日何人披草莱,尔文尔价皆豪才。

南据乌江扼喉领,北营白锦屯风雷。

自归圣朝不用武,比屋弦歌学邹鲁。

千里不闻鼙鼓声,民物熙熙皆按堵。

我时远佩藩侯书,乘高涉险登畏途。

山川形胜皆在目,不劳重写王会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