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武康县印至垂虹亭作

娟娟东堂月,瑟瑟北窗风。

半夜渡龙尾,随我藕花中。

径邀此花香,追路溪城东。

溪山久俯仰,临别亦匆匆。

三年虎落槛,一日鸹开笼。

何须见似人,聊作逃虚空。

今宵花亦远,馀香归故丛。

殷勤此风月,随我登长虹。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明亮的月亮挂在东堂,北窗吹来寒冷的风声。
半夜时分,我穿过龙尾桥,伴随我进入满是荷花的池塘。
我沿着小径邀请花香,追寻溪流直到城东。
长久以来,我在这溪山间徘徊,此刻离别却如此匆忙。
三年囚禁如同老虎失去自由,一日忽然打开牢笼。
不必再寻找像人的东西,暂且逃离这空虚的世界。
今夜花香虽已远离,但余香仍回荡在旧处。
我深情地珍视这风月,跟随它登上那梦幻般的长虹。

注释

娟娟:明亮的样子。
瑟瑟:形容风声。
龙尾:桥名。
径邀:特意邀请。
溪城东:城东的溪边。
俯仰:徘徊,长久停留。
匆匆:急忙,仓促。
虎落槛:比喻失去自由。
鸹开笼:比喻获得解脱。
似人:像人一样。
逃虚空:逃离空虚。
故丛:旧处,原来的花丛。
殷勤:深情。
长虹:彩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意境。诗人通过对月夜中东堂与北窗风景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渴望。在“半夜渡龙尾,随我藕花中”一句中,龙尾可能指的是一处地名或是虚构的地方,藕花则象征着纯洁和高雅。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径邀此花香,追路溪城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哀愁。溪城东可能是诗人心中理想的避世之地,但这种美好的追求却又带有一种逃避现实的意味。

“三年虎落槛,一日鸹开笼”这两句用了强烈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个人的渺小。虎落槛指的是力量与自由的丧失,而鸹开笼则是解脱和重获自由的象征。

“何须见似人,聊作逃虚空”一句中,“见似人”可能是指世俗中的纷争和束缚,而诗人却选择了超然物外的心态,以此来逃离现实世界的喧嚣。

“今宵花亦远,馀香归故丛”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诗人虽然追求自由,但也无法割舍过往的美好记忆。

最后,“殷勤此风月,随我登长虹”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倾倒,以及对超脱世俗、达到心灵自由境界的强烈愿望。长虹可能象征着通向理想世界的桥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以及对世俗束缚的超越追求。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题雷峰塔南山小景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于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形式: 古风

赠别讲僧若水

道人永嘉老,口作智者语。

坐挥铁如意,宝藏发深贮。

行住自如如,当亦无住所。

踏雪来东山,了不惮修阻。

孤云亦何心,东风复吹去。

索诗赞行色,我敢靳不与。

道人已得道,逢魔犹龃龉。

古气生面目,清流见幽屿。

泠泠微妙音,松风杂寒雨。

九旬谈妙用,况乃超佛祖。

东归花木繁,啾唧鸟雀聚。

道人具眼目,要当反聋瞽。

万事付一笑,钵饭饱亭午。

聊以答道人,瓶巾过水浒。

形式: 古风

赠陈进士

民生委所穷,出仕增轗轲。

家山有蕨薇,归足瘳饥饿。

功名我岂敢,动若手足缚。

太官五斗粟,饱食惭且颇。

老胥抱文书,俾我供吏课。

厌此将毋观,法在恐深坐。

旧书不得读,掩帙充枕卧。

朋游久益落,蹭蹬自老大。

近乃得吾子,听语百忧破。

颜郎见清赏,今子倾一座。

新诗已出人,珠玉落欬唾。

诸生正业儒,风雅久不作。

子意有是哉,吾道便可贺。

形式: 古风

赠禧上人

此寺昔荒寒,蠹黑相撑支。

世尊窘风雨,钟磬出茅茨。

吾祖过而慨,开橐为营之。

一旦黄金宫,突兀清江湄。

其徒则以安,其道犹远而。

吾游童且白,仅乃见此禧。

譬如蒿艾中,蔚然得江蓠。

昂藏老鹤骨,劲瘦寒松枝。

宴坐了无营,孤香对逶迤。

海涛走窗槛,江云翔屋楣。

全收眼界胜,阒与人境辞。

吾方迫远游,未可分清怡。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