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行

春风晓帐樱桃飞,绣阁花骢丽晴绮。

桃枝柳枝偏照人,碧水延娟玉为柱。

朱兰人手不禁红,芳草纷匀自然紫。

西泠窈窕双回鸾,蕙带如闻明月气。

可怜玉鬓茱萸心,盈盈艳作芙蓉生。

明霞自落风窠里,白蝶初含团扇情。

丹球泣夜凉波曲,梦入莺围漾空渌。

斯时红粉飘高枝,豆蔻香探花不续。

青楼日暮心茫茫,柔丝折人黄金床。

盘螭五燕情可寄,空有鸳鸯弃路旁。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风吹拂,樱桃在晓帐中飞舞,绣房中的花骢马映衬着晴朗的绮丽景色。
桃花和柳条特别照人,碧绿的水面映出如玉的柱子,美得动人。
朱兰花色鲜艳,仿佛人的手也无法禁锢它的红色,芳草均匀地铺开,自然呈现出紫色。
西泠湖畔,轻盈的鸾鸟回旋,如同蕙草带出的清月之气。
那美人如玉的鬓发上插着茱萸,她的美丽如芙蓉般盛开。
明霞自天而降,落在风中,白蝶含着团扇般的轻盈,似乎带着情感。
夜晚的丹球在清凉的波纹中哭泣,梦境中我进入莺鸟环绕的绿色池塘。
那时,红粉佳人飘向高高的枝头,豆蔻香气探询着花期的延续。
青楼傍晚,心情迷茫,柔软的丝线触动了黄金床。
盘龙与五只燕子的情感无处寄托,只有鸳鸯被遗弃在路边。

注释

晓帐:清晨的帐幔。
绣阁:精致的绣房。
花骢:毛色斑斓的马。
碧水:清澈的水面。
玉为柱:形容柱子如玉般洁白美丽。
朱兰:红色的兰花。
莺围:莺鸟聚集的地方。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柔丝:柔软的丝线。
鸳鸯:象征夫妻或情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风光旖旎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开篇“春风晓帐樱桃飞”,便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樱桃花瓣随着早晨的春风轻轻飘落。紧接着,“绣阁花骢丽晴绮”则描写了春日中午的阳光灿烂,花开得如同织锦一般美丽。

“桃枝柳枝偏照人”,诗人细致地刻画出春光如何温柔地照耀着人们,“碧水延娟玉为柱”则是对清澈见底的河流及其两岸景色的描绘,河水如同美丽的少女,而岸边的玉石则成为自然界中坚固的支撑。

“朱兰人手不禁红”,诗人形容着人们在春日里亲近自然,不禁被鲜花的红色所吸引,“芳草纷匀自然紫”则是对春天地面上花草竞相开放,呈现出各种颜色的生动描写。

“西泠窈窕双回鸾”,这里诗人运用了西泠(古代宫殿名)和鸾凤等意象,营造了一种神话般的美好氛围。紧接着,“蕙带如闻明月气”则是对春夜中月光清辉所散发出的神秘力量的赞叹。

“可怜玉鬓茱萸心”,诗人通过对女性装饰和情感细腻地描写,表现出对女性美的欣赏,“盈盈艳作芙蓉生”则是用荷花来比喻女性之美,既有形象上的美好,也蕴含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明霞自落风窠里”,诗人以明亮的云霞自然下落于山谷之间,描绘出一种天然和谐,“白蝶初含团扇情”则是对春日中蝴蝶起舞的情景进行了细腻的描述。

“丹球泣夜凉波曲”,诗人在这里用“丹球”来形容月亮,将其与流水相比,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哀伤的情感,“梦入莺围漾空渌”则是对人们在春夜里梦境中所达到的那份宁静和远离尘世的追求。

“斯时红粉飘高枝”,诗人用鲜艳的花粉轻盈地飘落在高枝上,表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豆蔻香探花不续”则是对春天中各种植物的香气进行了细腻的描绘。

“青楼日暮心茫茫”,诗人通过对青色建筑和黄昏时分的心境描述,传达出一种对于生活美好而又有些许迷茫的情感,“柔丝折人黄金床”则是用细腻的丝线来比喻春日里温暖舒适的生活状态。

“盘螭五燕情可寄”,诗人在这里使用了盘龙和燕子的意象,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寄托,“空有鸳鸯弃路旁”则是用孤单的水鸟来比喻人们对于美好的追求与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之美、生活之美的深情讴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世界的热爱与向往。

收录诗词(228)

柳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至日京口舟中

首比飞蓬鬓有霜,香奁累月废丹黄。

却怜镜里丛残影,还对尊前灯烛光。

错引旧愁停语笑,探支新喜压悲伤。

微生恰似添丝线,邀勒君恩并许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牧翁冬日同如是泛舟有赠韵奉答

谁家乐府唱《无愁》,望断浮云西北楼。

汉佩敢同神女赠,越歌聊感鄂君舟。

春前柳欲窥青眼,雪里山应想白头。

莫为卢家怨银汉,年年河水向东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庚辰除夕次牧翁韵

合尊饯岁羡辰良,绮席罗帷罨曙光。

小院围炉如白昼,幽人隐几自焚香。

萦窗急雪催残漏,照室华灯促艳妆。

明日珠帘侵晓卷,鸳鸯罗列已成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牧翁辛巳元日雪后与河东君订春游之约韵

蘼芜新叶报芬芳,彩凤和鸾戏紫房。

已觉绮窗回淑气,还凭青镜绾流光。

参差旅鬓从花妒,错莫春风为柳狂。

料理香车并画楫,翻莺度燕信他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