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的《送董左丞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对董左丞的深厚敬意与不舍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首句“帝眷东南用正人”,点明了董左丞在东南地区为朝廷效力,担任重要职务,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和信任。接着,“角巾归第请何频”描绘了董左丞在官场上的忙碌与辛劳,以及他渴望回归家庭、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这种矛盾的情感,既体现了官场的严酷,也展现了人性的柔软一面。
“相公久矣倦台鼎,故国依然倚世臣”两句,通过对比相公(即董左丞)对官场的厌倦与国家对他的依赖,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董左丞渴望摆脱官场的束缚,追求个人的自由与安宁;另一方面,国家却离不开他的智慧与才能,对他有着深深的依赖。
“霖雨合归天上作,忠言须造榻前陈”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董左丞的期待与敬仰。希望他在离开官场后,能继续以天降甘霖般的智慧与才华,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强调了忠言的重要性,即即使在闲居之时,也不应忘记为国家出谋划策。
最后,“丈夫出处非徒尔,四海安危寄一身”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个人责任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作为有志之士,无论身处何地,都应心系国家安危,承担起维护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任。这不仅是对董左丞个人的期许,也是对所有为国效力人士的共同呼吁。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