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阙皇恩重,东门紫气飞。
为看宾客去,何似买臣归。
迎绶旋江国,题舆入侍闱。
千年旧迹在,七日故人非。
别涕沾霓服,离筵著锦衣。
无因伴仙羽,空此羡光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别时的场景,充满了对过去荣耀和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淡淡哀愁。
"北阙皇恩重,东门紫气飞。" 这两句开头便设定了一种帝王恩泽深厚、祥瑞降临的宏大氛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紫气象征着吉祥和权贵的显赫。这里强调了诗人对皇恩的感念,以及自己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为看宾客去,何似买臣归。"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宾客"指的是来访之人,而"买臣"则是古代的一种制度,即官员可以用金钱赎回被罚的家属,引申为寻求归途。在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友人的依恋,以及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
"迎绶旋江国,题舆入侍闱。" 这两句继续描绘了辞别的场面,其中"绶"是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江国"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即将前往的地方;"题舆"则意味着登车启程,"侍闱"则是进入朝堂之意。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权力中心的向往和不舍。
"千年旧迹在,七日故人非。" 这两句则转而深沉,表达了一种历史长河中的沧桑变迁和个人的渺小。"千年旧迹"指的是历经岁月仍然存在的遗迹,而"七日故人非"则是说仅仅七天的时间,曾经熟悉的人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模样了。
"别涕沾霓服,离筵著锦衣。" 这两句描写的是辞别时的情景,其中"别涕"指的是泪水涟涟,"沾霓服"则是湿润了官服;"离筵"意为告别之席,而"著锦衣"则是穿上了华丽的衣物。诗人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辞别时的情感复杂和不舍。
"无因伴仙羽,空此羡光辉。" 最后两句则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神仙境界的愿望。在这里,诗人虽然无法真正追随那些已成仙的人,却仍旧对那份光辉感到羡慕。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荣耀和友情的回顾,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会稽掇英总集》卷二收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星宿别从天畔出,莲花不向水中芳。
宝钗骤马多遗落,依旧明朝在路傍。
一步一愁新,轻轻恐陷人。
薄光全透日,残影半销春。
蝉想行时翼,鱼惊蹋处鳞。
底虚难驻足,岸阔怯回身。
岂暇踟蹰久,宁辞顾盼频。
愿将兢慎意,从此赴通津。
秦云寂寂僧还定,尽日无人鹿绕床。
日暮风吹官渡柳,白鸦飞出石头墙。
双双白燕入词堂。
须臾满寺泉声合,百尺飞檐挂玉绳。
座客醉来云雨散,一行高鸟万山秋。
绮罗香里春长在,丝管声中水暗流。
何事不归巫峡去,故来人世断人肠。
身居晓嶂红霞外,书读秋窗紫竹间。
瀑布水高清汉冷,莓苔桥滑碧烟虚。
日月在天常照耀,了无尘垢污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