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汪子(其二)

不合辄投簪,高踪众所钦。

波流奋独往,海峤发孤吟。

虽滞秦稽迹,犹县魏阙心。

徵书行且至,栖遁不宜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不随波逐流,坚持独立思考和行动,以高洁的品性受到众人的钦佩。诗中提到的“秦稽迹”和“魏阙心”,分别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朝廷的期望,显示了这位隐士虽然远离尘嚣,但内心仍怀有对国家和历史的责任感。最后两句“徵书行且至,栖遁不宜深”则表达了即使朝廷征召将至,他也不宜过于深入隐居,似乎在暗示着回归社会或履行职责的可能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与责任之间的微妙平衡,以及对个人品格和时代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38)

王廷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汪子(其三)

自免一何勇,邴生诚我师。

可为智者道,聊惬幽人期。

岁月任公钓,登临谢客诗。

肯令沧海岸,重勒北山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汪子(其四)

群公方议进,吾子独初衣。

即市称大隐,于星应少微。

鹏图无近适,凤览有馀辉。

高士逝已久,非君谁与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寄汪子(其五)

自尔稽山卧,风猷较古多。

名流掩王谢,游客结羊何。

洲岛冯轩得,云霞岸帻哦。

颇嗔冠盖访,不厌野人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赠邦伯吴公

予慕古循吏,人称新使君。

虽然改弦鼓,不以治丝棼。

退食溪毛饫,公庭鸟毳纷。

良哉二千石,名已汉皇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