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入丛篁林,山溪间村坞。
濛濛夕照中,人烟古原树。
白云扬微钟,樵径纷堪数。
日暮投僧房,猿啼夜深雨。
这首清代诗人黄恺镛的《从韬光至云栖途中即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野景象。首句“出入丛篁林”,展现了行者穿行于翠竹林中的幽深意境,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接着,“山溪间村坞”进一步点明了环境的乡村特色,山涧流水与村落相映成趣。
“濛濛夕照中,人烟古原树”描绘了夕阳下的朦胧景色,炊烟袅袅升起,古老的原野上树木静立,营造出一种恬淡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白云扬微钟”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白云飘荡和微弱的钟声,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禅意的悠远。
“樵径纷堪数”描绘了山间小路错落有致,仿佛可以数得清楚,显示出山林的规整与宁静。最后两句“日暮投僧房,猿啼夜深雨”则以日暮归宿僧舍和深夜的猿啼、细雨,渲染出一种孤寂而神秘的夜晚气氛,寓含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巧妙融合,展现出清新的山水画意和禅宗的超然心境。
不详
高堂有旨酒,列坐有嘉客。
相逢燕赵徒,携我酌春夕。
香雾蒙玉壶,飞花落瑶席。
狼籍驼蹄羹,照座浓琥珀。
美人红罗襦,微微送廊芗泽。
酒酣闻浩歌,歌声惨不怪。
劝客尽此觞,光阴如电激。
今日清镜颜,明日青山魄。
百年不可知,须为目前惜。
四座感此言,举觞更浮白。
乐哉此夕饮,髡亦能一石。
未能家庙置衣裳,惟此遗筇七尺长。
犹记晴和随出入,齐看九十尚康强。
玄孙解捧夸同里,社酒扶归先一乡。
寂寞人间将卅载,小同青鬓亦添霜。
白芨花残半夏生,经时不向市中行。
一双啄木忽飞至,和我山房捣药声。
秋风曾订约,莫谓我愆期。
飘泊真无状,穷愁但有诗。
投林飞鸟倦,歧路蹇驴迟。
相见弗相讶,新添两鬓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