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藉田诗

礼经闻往说,观宝著遐篇。

岂如春路动,祈谷重民天。

苍龙引玉轪,交旗影曲旃。

皮轩承早日,豹尾拂游烟。

地广重畦净,林芳翠幕悬。

青坛出长畎,帷宫绕直阡。

秉耒光帝则,报献重皇虔。

度谐金石奏,德厚歌颂诠。

三春润蓂荚,七月待鸣蝉。

鳐鱼显嘉瑞,铜雀应丰年。

不劳郑国雨,无荣邺令田。

是知躬稼美,兼闻富教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皇帝在藉田耕作的仪式,体现了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民众福祉的关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苍龙、玉轪、交旗、豹尾等,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

首句“礼经闻往说”,开篇即点明了仪式的来源与传统,通过阅读古代文献了解过去的礼仪与习俗。接着,“观宝著遐篇”则暗示了对珍贵物品或知识的追求与记录,进一步强调了仪式的重要性。

“岂如春路动,祈谷重民天”两句,将春天的生机与农事的开始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与对民众生活的关注。接下来的几句,如“苍龙引玉轪,交旗影曲旃”,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祭祀过程中的壮观景象,同时也隐含了权力与秩序的象征。

“地广重畦净,林芳翠幕悬”描绘了藉田的广阔与整洁,以及周围环境的美丽,突出了农事的庄严与自然的和谐。而“青坛出长畎,帷宫绕直阡”则进一步展示了仪式场地的布局与设计,体现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顺应。

“秉耒光帝则,报献重皇虔”两句,直接点明了皇帝亲自参与农事的意义,既体现了君主的亲民形象,也强调了农业在国家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接下来的“度谐金石奏,德厚歌颂诠”则通过音乐与赞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帝王德行的颂扬与肯定。

“三春润蓂荚,七月待鸣蝉”则以季节的变化为背景,预示着一年中不同阶段的农事活动与自然界的循环。最后,“鳐鱼显嘉瑞,铜雀应丰年”两句,通过神话传说中的动物象征丰收与繁荣的到来,进一步强化了仪式的吉祥寓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古代藉田耕作的仪式场面,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体现了对农业、自然与君主德行的尊重与赞美。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汉高庙赛神诗

玉轪朝行动,阊阖旦应开。

白云苍梧去,丹凤咸阳来。

日正山无影,城斜汉屡回。

瞻流如地脉,望领匹天台。

欲祛九秋恨,聊举十千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祠伍员庙诗

去国资孝本,循忠全令名。

舟里多奇计,芦中复吐诚。

偃月交吴舰,鱼丽入楚营。

光功摧妙算,载籍有馀声。

洪涛犹鼓怒,灵庙尚凄清。

行潦承椒奠,按歌杂凤笙。

无劳晋后璧,讵用楚臣缨。

密树临寒水,疏扉望远城。

窗寮野雾入,衣帐积苔生。

惟有三青鸟,敛翅时逢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守东平中华门开诗

脂车向驰道,总辔息中华。

落关犹待漏,交戟未通车。

薄云初启雨,曙色始成霞。

堑流铺紫若,城风泛橘花。

弦诵终无取,顾己自怀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春日想上林诗

春风本自奇,杨柳最相宜。

柳条恒着地,杨花好上衣。

处处春心动,常惜光阴移。

西京董贤馆,南宛习都池。

荇间鱼共乐,桃上鸟相窥。

香车云母幰,驶马黄金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