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太素高士

我昔扁舟上耶溪,寻君直过丹井西。

长松月冷啼子规,春风满地芳草齐。

楼殿玲珑金碧涌,钟声不出松云重。

老猿掬涧山影乱,翠禽啄露岩花动。

此时相见不作难,握手笑上松花坛。

坛下十万青琅玕,空阴漠漠常风寒。

我对青山论今古,青山茫茫无一语。

知其与我忘尔汝,石瓢酌我云根乳。

泠然使我肝胆清,飘裾欲度浮云轻。

千峰回影陷落日,万壑欲尽松风声。

回首溪山忽成别,几见江梅飞白雪。

洞庭湖上听夜雨,仲宣楼头望明月。

茕茕对景伤古情,寸心欲吐书难凭。

何当相晤一抵掌,与君细看真《兰亭》。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昔日乘船游耶溪,径直去找你到丹井西边。
月光下的长松传来子规啼叫,春风吹过,满地芳草齐生。
楼阁精致,金碧辉煌,钟声却在松云深处沉寂。
老猿在山涧中捞水,身影映乱了山岩,翠鸟啄食露珠,触动岩花摇曳。
此刻相见不再困难,携手笑登松花坛。
坛下有十万颗青色的琅玕,阴凉寂静,常有寒风吹拂。
我对着青山谈论古今,青山苍茫,默不作声。
我知道它已忘记你我之别,用石瓢斟饮云根之乳。
这让我内心清爽,衣襟飘动如浮云般轻盈。
千座山峰倒映夕阳,万壑松风声声入耳。
回头望去,溪山已成别离,江梅白花纷飞。
洞庭湖上听深夜雨声,仲宣楼头赏明亮月色。
孤独面对景色,感怀古事,心中情感难以言表。
何时能再次相见,促膝长谈,一同细品《兰亭》真迹。

注释

扁舟:小船。
耶溪:古代地名,位于浙江。
丹井西:指某人的居所。
子规:杜鹃鸟。
春风:温暖的春风。
玲珑:精致、小巧。
金碧:形容建筑物华丽。
云重:云雾浓厚。
涧:山谷中的小溪。
琅玕:美玉,此处形容青色的果实。
《兰亭》:王羲之的书法名作。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寄太素高士》,描绘了诗人乘船造访友人太素高士的场景。首句“我昔扁舟上耶溪”点出诗人昔日的行程,接下来通过“长松月冷啼子规”、“春风满地芳草齐”等描绘,展现出月夜下的幽静和春日的生机。楼殿的金碧辉煌与钟声的悠扬形成对比,而“老猿掬涧”、“翠禽啄露”则增添了山林的野趣。

诗人与友人相见的欢快气氛在“握手笑上松花坛”中体现,接着描述了松花坛下的青琅玕和清风寒意,暗示了高士的隐逸生活。诗人与青山对话,青山却默然无语,反映出彼此心灵的契合。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相聚的期盼,以及对过往岁月和友情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收录诗词(712)

王冕(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昱东明

浮清阁上山如簇,浮清阁下泉如玉。

浮清主人瘦如竹,襟怀卓荦无点俗。

相逢一笑不话禅,自道住山三十年。

石杯酌茗搜我枯,石床扫苔留我眠。

云深不听鸡戒晓,山风落涧松花老。

归来耕田忘岁时,池塘几度生青草。

君閒一尺素,我老双鲤鱼。

共此片月光,各在天一隅。

昨夜扁舟欲飞去,雪云冻隔耶溪路。

千岩万壑不可寻,梦魂空绕长松树。

形式: 古风

徙马叹

君不见秦皇二世治天下,赵高妄指鹿为马。

遂令众口毁权奇,异兽须臾满高价。

东亭牡骡十万钱,西城牝驴数百千。

駏驴馲?入奇远,犁韂贾勇穹庐前。

三十六郡五百万,一旦惊风堕涂炭。

天閒云散雨声寒,峻骨垒垒秋草烂。

毳衣健儿牵狗车,皮冒女郎随橐驼。

将军怒斩白鼻驹,丞相唾遂狮子花。

独留款段在君侧,锦韂金鞍青玉勒。

喷臊撼动赤墀风,太仆御官愁失色。

痛怜物产不偶时,龙媒灭没其谁知?

况无古王同尔驰,相逢徒作穷途悲。

吾闻天马出西极,霜蹄蹴踏飞霹雳。

当年堆壁不敢沽,岂料于今供啖食?

庖羲已矣古道芜,何时重见荣河图?

孙阳已作饭牛客,非子去随牧羝奴。

呜呼,不独马之委,天下奇材亦如是。

形式: 古风

曹云西画山水图

前年常见云西画,今年始识云西翁。

文章惊世世所重,笔力到老老更工。

流水涓涓石凿凿,一啸长才风雨作。

岂云笔底有江山,自是胸中蕴丘壑。

昨日亭东白云起,怅望吴松满江水。

安得先生乘兴来,写我江南雪千里。

形式: 古风

望雨

狂风吹春无寸雨,天地漫漫尽黄土。

病日韬光赤如血,千花万花愁不语。

耕牛渴死野草枯,农夫悲啼泪如珠。

蚕胎在纸秧在谷,未知何以供官输。

道旁流民尽游鬼,十日不食一粒米。

唇焦口燥声啾啾,抱瓮沿门求剩水。

孰云绮席罗奇珍,龙涎入鼎烟如云。

笙歌满耳珠翠拥,醉饱那识人间贫。

江北豺虎毒,又见江南狼虎簇。

饥狐日食饿死尸,老乌夜叫逃亡屋。

峨冠腐儒空读书,骑马小儿真苟图。

安得银河倾,泽我枯槁苏,坐令四海常晏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