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民表赠给一位名叫聪的僧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和感慨。首句“移住端溪寺”描绘了僧人选择在端溪寺居住的情景,可能是因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古佛的敬仰。次句“还因古佛缘”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因缘际会。
“梅花清倚阁”通过梅花的清雅形象,烘托出寺庙环境的宁静与高洁,暗示僧人的品格。而“野水细通泉”则描绘了自然与僧人生活的和谐共处,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夜续传灯偈”写僧人在夜晚继续修行,传承佛法,体现了僧人的虔诚和坚韧。而“贫资卖药钱”则揭示了僧人生活的清苦,但依然以济世为念,体现出佛教慈悲的精神。
最后两句“壮游君不见,来此十经年”表达了诗人对僧人长时间在此度过,虽然错过了世俗的繁华,却收获了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僧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也流露出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羡慕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