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满日秋光,厌听反舌啼声■。泪流多少。回望巫山杳。
几度思量,落得空烦恼。须知道。断肠难告。
总付平波渺。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点绛唇·代人写恨》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物内心的苦闷。"满日秋光"四字,展现了明亮而略带凄凉的秋日景象,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厌听反舌啼声",以鸟儿的鸣叫反衬出主人公对纷扰世事的厌倦,以及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泪流多少"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哀愁,"回望巫山杳"则借巫山神话,暗示远方的爱人遥不可及,增添了思念之情的深度。"几度思量"与"落得空烦恼"相呼应,强调了主人公在思念中徒然增添的痛苦,无果而终。
最后两句"须知道。断肠难告。总付平波渺",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绝望,他们深知无法言说的痛苦只能随江水消逝,化作无尽的沉默与失落。整体上,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难以言表的苦涩。
不详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往事堪悲,断魂最是风光好。又弹别调。
再续应休了。待欲抛开,忍见双欢笑。清灯悄。
黄花愁老。恨逐西风晓。
飞絮江干雨乍晴。风前密叶缀红英。
落霞偏映夕阳明。
不为春愁慵簇蝶,自多闲闷恼啼莺。
断肠魂梦两无凭。
槛外游丝树树穿。断肠柳色最连天。
春分偏为闷婵娟。
细雨自留金钿梦,野花偏衬玉骢烟。
暮霞飞尽月明边。
西风昨夜吹来,闲愁唤起依然旧。
苔钱绣涩,蓉姿粉淡,悴丝摇柳。
烟褪馀香,露流初引,一番还又。
想秦淮故迹,六朝遗恨,江山不堪回首。
莫问当年秋色,琐窗长自帘垂绣。
淹留岁月,消残今古,落花波皱。
客梦初回,钟声半曙,雁飞归候。
便追寻、锦字春绡,多何与寒笳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