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寋行

朔风狂惊岷峨流,帝敕云螭藩四州。

颔珠千载化老寋,一变为回鐍川键。

蚕丛簸弄几为翻,欲捲全蜀沦腥膻。

瞿塘下连沧海脉,愁积溟涨牵鳌极。

臣冰呼天天不闻,快斥金翅清江氛。

连环不解万古铁,阳侯依旧千江月。

紫庭登奏尤其元,西州之功不补愆。

清源血食天地久,其于冰兮亦何有。

形式: 古风

翻译

北风吹过,震撼着岷峨的江流,皇帝命令神龙守护四方州郡。
千年明珠化作老朽,变化成回旋的钥匙,控制川江的闸门。
蚕丛氏的统治多次动荡,几乎让全蜀陷入腥臭与混乱。
瞿塘峡连接着深邃的沧海,愁绪如潮,牵动着海中的巨鳌。
臣子冰呼唤苍天,却得不到回应,急切地驱散江面上的妖氛。
连环锁链无法解开万古的铁链,阳侯的月光依然照耀千条江河。
在紫庭上奏,特别强调元气,但西州的功绩不足以弥补过失。
清源的祭祀长久持续,对于冰来说,又能怎样呢?

注释

朔风:北方的寒风。
岷峨:四川的岷山和峨眉山。
帝敕:皇帝的命令。
云螭:神话中的云中神龙。
藩:守护。
颔珠:比喻珍贵的宝物。
寋:老朽。
回鐍川键:象征控制江流的枢纽。
蚕丛:古代蜀国的传说君主。
腥膻:污浊、腐败。
瞿塘:长江三峡之一。
冰:可能指人名或象征公正。
阳侯: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元:元气,指天地间的原始生命力。
愆:过失、罪过。
血食:祭祀时供奉食物,表示尊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大受的《老寋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首句“朔风狂惊岷峨流”展现了北方寒风吹过四川岷峨山的景象,暗寓动荡的时代背景。接下来,“帝敕云螭藩四州”象征着皇帝的权威和对边疆的守护。

“颔珠千载化老寋”中的“颔珠”可能指代某种珍贵的宝石,历经千年变化,比喻历史的沧桑。“一变为回鐍川键”进一步强调这种转变,暗示历史进程中的转折点。诗人接着写到“蚕丛簸弄几为翻”,借蚕丛神话,表达蜀地历史的起伏不定。

“欲捲全蜀沦腥膻”预示着可能发生的灾难,而“瞿塘下连沧海脉”则描绘了瞿塘峡的雄伟与深邃,与大海相连,象征着蜀地与外界的紧密联系。诗人的情感随着画面的推进而激昂,他呼唤天神“臣冰呼天天不闻”,希望驱散邪恶。

“快斥金翅清江氛”中的“金翅”可能是凤凰的象征,寓意正义的力量。“连环不解万古铁”和“阳侯依旧千江月”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历史的循环和不变的自然规律。

最后,“紫庭登奏尤其元”可能指的是在朝廷上奏章,强调重要性。“西州之功不补愆”指出尽管有英雄人物的努力,也无法弥补过去的错误。结尾“清源血食天地久,其于冰兮亦何有”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个人命运的感慨,认为即使如冰雪般纯洁,也难以改变历史的大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忧虑。

收录诗词(34)

黄大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即事

路转攲桥曲,阴阴石磴低。

紫藤藟碧树,红叶绣清溪。

草露明侵径,秋香暗刺衣。

前滩水声好,欲趁钓鱼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沙头秋晚

霜风吹冻玉池冰,留滞周南尚未行。

病久故园千里梦,夜寒孤舍一枝灯。

愁缘南贾归舟影,心断黄芦落雁声。

老剑已闲头已白,祇堪吟咏课归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枝江九日简周宰

日车不照出郊车,门外天阴云尚粗。

青州未有居士供,白衣知是谁家奴。

江山有恨横饥眼,茱菊无情对卧壶。

赢得闲关吟苦句,定无人敢唤催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油口夜饮醉卧一室及觉三鼓矣秋夜新冷雨湿虫鸣展转不能成寐于是浩然有归志

一榻翛然著醉侬,沉沉清夜大槐宫。

梦回作恶酒气重,枕上不眠归兴浓。

点滴落阶添闷雨,清哀绕壁诉寒虫。

计行良未成端绪,何处高楼撞晓钟。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