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绿色吴笺覆古苔。濡毫重拟赋幽怀。

杏花帘外莺将老,杨柳楼前燕不来。

倚玉枕,坠瑶钗。午窗轻梦绕秦淮。

玉鞭何处贪游冶,寻遍春风十二街。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雅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怀旧和孤寂的情感。

“绿色吴笺覆古苔”,以绿色的书信比喻久违的音讯,如同青苔覆盖古老的遗迹,既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念,也映射出心中深藏的忧伤。

“濡毫重拟赋幽怀”,诗人提笔欲写,却又停下思绪纷飞,这种迟疑反映了一颗心灵的复杂和情感的沉重。"幽怀"两字,显然指向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杏花帘外莺将老,杨柳楼前燕不来”,春日里杏花盛开,但却未见小鸟归巢;杨柳依旧,然而燕子却已不再归来。这些景象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和孤独感受的深刻体验。

“倚玉枕,坠瑶钗”,则是描绘了一种安静的夜晚场景,玉枕与瑶钗皆为贵族女子所用之物,这里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美好细节的记忆。

“午窗轻梦绕秦淮”,白日里在午后的窗前,诗人沉浸于轻柔的梦境中,心灵随着秦淮河流的水波荡漾,这不仅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一种追忆,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逃避。

“玉鞭何处贪游冶,寻遍春风十二街”,诗人手持玉制马鞭,似乎在寻找着一场虚幻的盛宴。在春风中漫步于十二条街道上,这不仅是对逝去欢乐时光的追忆,也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幅诗人心灵世界的画面。它既有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寂的感慨,同时又不失一丝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

李从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

一枝绛蜡香梅软。宜春小胜玲珑剪。拂晓上瑶钗。

春从鬓底来。菱花频自照。粉面惊春早。

淡拂晓山眉。为谁今日宜。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其三)

官职庐陵不是无,文章更亦拟欧苏。

若言直气横牛斗,但见人间说姓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其九)

东西两浙及闽川,皆见鸳行有直言。

若我江西独钳口,澹翁九地也埋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再作十绝寄胡伯负兵侍仲方尚书(其七)

绍兴秦桧秉洪钧,澹老昌言斩桧秦。

犹恨日来三四子,抗章不说斩奸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