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绿轩

凉翠入虚幌,纷披散回飙。

非烟还翳翳,不雨亦潇潇。

朝光凝竹简,晚色借山瓢。

试从明处见,复讶暗中消。

尚拟题名姓,因诗寄廓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分绿轩内独特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对美的独特感知。

首句“凉翠入虚幌,纷披散回飙”描绘了一幅清新的画面,凉爽的绿色气息透过半透明的窗帘弥漫开来,随着微风轻轻飘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这里的“虚幌”指的是轻薄的窗帘,而“回飙”则是指轻柔的风,两者相映成趣,将夏日的凉意与自然的活力生动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的“非烟还翳翳,不雨亦潇潇”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非烟”的形象来比喻那种既不是云烟也不是雨水的朦胧景象,用“翳翳”形容其隐约可见的状态,同时“不雨亦潇潇”则暗示了虽无雨却有如雨般的湿润感,营造出一种既非烟非雨却又仿佛烟雨蒙蒙的神秘氛围。

“朝光凝竹简,晚色借山瓢”两句则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景色的变换巧妙结合。早晨的阳光仿佛凝固在竹简上,晚霞则借由山瓢(一种古代盛酒器)的形状映照出美丽的晚景,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不同阶段,也体现了自然界色彩的丰富与变化。

“试从明处见,复讶暗中消”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景象的深入观察与感受。在明亮的地方仔细观察,又在暗处发现奇妙的变化,这种对比和探索的过程,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品味和深刻理解。

最后,“尚拟题名姓,因诗寄廓寥”表明了诗人想要将这份美好的体验与感悟通过诗歌的形式传递给更广阔的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廓寥”可能是指广阔的宇宙或心灵的空旷之处,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让这份美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被更多人所感知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分绿轩内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传达和分享这份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还碧莲峰听琴诗卷

东海有别鹤,孤飞白云端。

五里一返顾,十里一盘桓。

盘桓向何所,乃在碧莲山。

上有千岁松,下有幽涧泉。

灵飙振逸响,宫商自相宣。

眷此冥栖士,抱琴松下弹。

一弹白雪操,再弹猗兰篇。

泠然太古调,不在指与弦。

别鹤眇千载,此意无人传。

安得跨黄鹄,相从凌紫烟。

形式: 古风

东园漫兴十二首(其一)

池荷生夕凉,快雨飘然至。

窗虚延竹色,林暝散花气。

地偏人事简,遂我幽栖志。

缅怀心所亲,伫立凝远思。

形式: 古风

东园漫兴十二首(其二)

林扉朝雨歇,旭日朗以清。

花上野禽语,竹间萱草生。

呼儿晚移席,觞至时一倾。

故人偶相慰,适此閒居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东园漫兴十二首(其三)

明月入东园,柳影在庭下。

烱然如水蘋,可玩不可把。

褰裳舞婆娑,谁识独乐者。

须臾清籁发,恍惚洞庭野。

轩皇奏钧天,此曲知者寡。

何当乘飙轮,大笑呼白也。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