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过水绘园作

萧晨行散罢,沿溪恣回转。

屡听白社钟,时遇青林笕。

名园构城阿,绮阁俯荒畎。风物果泬,襟抱况修缅。

元冬花尚开,亭午露犹泫。

繁条结危嵏,明流挂层巘。

而我伫山椒,支筇更登践。

沓嶂红灭没,回冈碧清浅。

雨歇邻塘深,日霁遥墟显。

下有古钵池,溪毛绿如藓。

皎镜一以开,生绡问谁剪。

始信境象幽,高下任遴选。

我生疲津梁,何能学淟涊。

旷识协林峦,高怀薄轩冕。

庶几和天倪,幽默获所遣。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维崧的《冬日过水绘园作》,描绘了诗人冬日游园的所见所感。首句“萧晨行散罢”展现了清晨散步后的闲适,接着通过“沿溪恣回转”、“屡听白社钟”和“时遇青林笕”,描绘了诗人漫步溪边,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和青林间的鸟鸣,展现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环境。

诗人游历名园,看到“绮阁俯荒畎”,感叹园林虽曾繁华,如今却有些荒芜。他欣赏着冬日里的奇景,“元冬花尚开”、“亭午露犹泫”、“繁条结危嵏”,表现出冬日景色的鲜明对比和生命力。在山巅之上,诗人“沓嶂红灭没,回冈碧清浅”,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变换。

诗人寓情于景,表达出超脱世俗的追求,“旷识协林峦,高怀薄轩冕”,表示自己愿意与山水为伴,而非追求权贵。最后,他希望借此达到内心的和谐与解脱,“庶几和天倪,幽默获所遣”,表达了对自然与心境合一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水绘园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体现了清初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酬赠山阴张雏隐

西筝不只弹,东瑟贵双鼓。

结发慕交游,少小爱徒侣。

伊予痗夙心,烦冤甬谁语。

十月百卉腓,零露亦以湑。

灌木鸣惊禽,沙洲矫修羽。

居者遗贱贫,行者眷羁旅。

沈吟送别言,俯首泪如雨。

愿子崇景光,前修以相与。

形式: 古风

春杪同诸子饮刺梅园古松下

晨兴思出游,茫然惑所向。

或云刺梅园,景物颇萧旷。

入门苔色净,到眼杂花放。

杯来互沈吟,兴剧迭歌唱。

两年缚朝衫,小心事卿相。

同袍四五人,各各色惆怅。

春山未得归,遇酒且跌宕。

君看落红堆,下有昔人葬。

及今不作达,后此欲谁望。

老松无赖极,横若攫拿状。

我时倚酒豪,竟上骑其项。

龙鳞陡相嗔,鼓作天风浪。

形式: 古风

得桐城方尔止先生四月二十九日书感赋兼怀密之先生

鲤鱼风打江潮利,五月荆州估船至。

船载沙门宝月师,附得枞阳故人字。

我家垩庐同鸡栖,负薪昼夜孤儿啼。

开函伸纸未及半,申胡觱栗声酸嘶。

书亦不能读,泪亦不能止。

忆昔芳华十五时,与君同作金陵子。

金陵九门门九重,白靴校尉如游龙。

贱子文名杨德祖,先君风表郭林宗。

三千宾客遨游遍,流兔飞英谁不羡。

家伎新传张敞眉,游童暗认王珉扇。

桐山诸子尽江萧,侨寓家家朱雀桥。

风暖侯家春击鼓,月明戚里夜吹箫。

樱桃小幄沉香火,杨柳藏乌门不锁。

密约呼鹰出每迟,私邀盘马期常左。

此日清流气绝尘,此时修竹弹文新。

诸王已见愁签帅,郡国还闻捕党人。

阿童江上军船动,毳帐连天驰绣鞚。

一载昭阳恨已经,两朝太学知何用?

怜我袁家一悯孙,拾橡萧萧归墓门。

君不见孙郎战没周郎老,龙眠前辈独君好。

君家尚有始兴公,卧看祗园生白草。

形式: 古风

方竹杖歌为莱阳董樵赋

山东董樵忽见访,入门手持方竹杖。

我亦生平屠狗人,对此苍然屹相向。

董樵董樵真吾徒,胸中豪气无时无。

谈兵肯事东诸侯,作骚直学屈大夫。

翻然南下浮东吴,亦复窈窕寻仙都。

广陵城外秋风冽,黄须半作猥毛磔。

唤我同登大酒楼,此竹由来为予说。

今年三月游金华,丹梯绀壁凌朱霞。

采芝偶入乌伤地,看竹闲过卫铄家。

此竹檀栾不易得,爱之拍手徒咨嗟。

倪家女子非恒流,知有人间韩伯休。

斸来恰赠一竿竹,伴我名山禽向游。

我闻此言挥百杯,醉余不合成悲哀。

潇湘斑竹竟谁在,九疑荒冢生苍苔。

况闻官军大战胜,今年邛杖西南来。

方圆枘凿不相入,尔持此杖胡为哉?

劝君携归玉女盆前住,不尔此杖骁腾作龙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