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登干霄亭上宋使君(其一)

霁色澄鲜壑映红,干霄亭上望无穷。

蝉惊残雨疑秋蚤,雷傍严城报岁丰。

归庙片云衔紫电,立查双鹤唳仙风。

自怜四郡干戈日,得在文翁教化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雨后登高远眺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首句“霁色澄鲜壑映红”描绘了雨后天晴,山色清鲜,山谷映照着一抹红色,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丽的氛围。接着,“干霄亭上望无穷”则表达了站在高处,视野开阔,心胸也变得宽广。

“蝉惊残雨疑秋蚤,雷傍严城报岁丰”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蝉似乎对残留的雨水感到惊讶,仿佛预感到了秋天的到来;而远处的雷声则像是在城墙上报告着丰收的喜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和谐。

“归庙片云衔紫电,立查双鹤唳仙风”描绘了一幅神秘而超凡脱俗的画面:一片云彩仿佛带着紫色的闪电归向神庙,而双鹤在亭旁高声鸣叫,仿佛是在吟唱着仙界的乐章。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暗示了某种神圣或超自然的力量。

最后,“自怜四郡干戈日,得在文翁教化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战乱年代,却有幸受到文翁(古代著名教育家)教化影响的感慨。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古代教育家贡献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人文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对社会变迁的洞察以及对理想教育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夏雨登干霄亭上宋使君(其二)

邹鲁封疆禾稼浓,清吟孤坐思重重。

新诗几献蓬莱客,远梦仍归菡萏峰。

野果一枝堪荐茗,落霞数片欲烧松。

如何深得冥搜癖,月磬声声归去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宋使君罢新定移出东馆(其一)

无为政化更何为,到即生人妪煦肥。

必似汉高三杰去,且将刘宠一钱归。

玉阶香惹麒麟步,银汉风驱鸑鷟飞。

为报蒸民莫惆怅,陶钧及尔更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宋使君罢新定移出东馆(其二)

祖筵四面烟花合,江馆深冬归思长。

火旆画旗风焰焰,橘洲渔舍浪茫茫。

听歌几入红兰榭,坐隐频升白玉堂。

今数不如沙碛雁,天边一一得随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杭州宋使君

一自双旌下钓台,望风吟苦冻云开。

即归紫闼天非远,犹忆乌龙首独回。

高节似僧僧共坐,暮潮如雪雪中来。

应知新定苍生泪,洒向东风祝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