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秋(其四)

势人既函矢,丽子亦圜觚。

钟鼓享之背,赍咨赋者诬。

舟无水可住,琴不弦能娱。

二子心差似,不然即钓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的《体秋》组诗中的第四首。倪元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隐士的形象,通过对比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首句“势人既函矢,丽子亦圜觚”描绘了社会上那些追求权势、名利之人,他们如同箭矢般急切地追逐目标,又如圆规般精确地规划人生轨迹。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展现了势利之人的急功近利和刻意为之的生活态度。

接着,“钟鼓享之背,赍咨赋者诬”进一步揭示了这些追求名利之人内心的空虚和被误解的状态。他们虽然表面上享受着钟鸣鼎食的荣华富贵,但内心却背负着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无奈。同时,那些为他们赋诗作文的人,或许出于某种目的,对他们的行为进行了歪曲和不实的描述。

后两句“舟无水可住,琴不弦能娱”则转向了对两位隐士的描绘。他们仿佛在寻找一片可以栖息的水域,但却发现没有合适的环境可以安放自己的心灵。同样,他们手中的琴,没有合适的弦,无法弹奏出令人心悦的音乐。这两句诗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了隐士们在现实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的艰难与无奈。

最后,“二子心差似,不然即钓徒”总结了前文的对比,指出这两位隐士的心境虽各有不同,但都与世俗的追求保持着距离,或许他们选择了一种更为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要么就是像钓鱼人一样,远离尘嚣,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两种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

收录诗词(282)

倪元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体秋(其五)

大都求自了,萧瑟复何云。

与物分家当,如人添面纹。

将无含内景,或有怨深文。

天帝策司令,清刚为上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体秋(其六)

物理成斯退,津梁元宰痡。

占爻得损卦,画佛作眠图。

配以秦文净,加之辽鹤孤。

豪华无可设,惟有淡眉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升高

升高讵有底,目极云中君。

腰贯鹤祈合,监州蟹乞分。

智谋延道里,判手积铢斤。

欲问老僧法,云何不见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赠蔡江门司理

尽宇若毛鸷,长沙尤未宁。

官兼佛救世,帝命尔司刑。

但把光明烛,悉焚罗织经。

颖川真宰相,万目注璃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