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忧虑。首联“四野山多少有墟,山形露骨洞岩虚”以山峦的荒凉景象隐喻社会的凋敝,山形露骨象征着社会的空洞和贫瘠。颔联“眼前疮疾谁能疗,纸上文移我厌书”表达了对社会问题解决无门的无奈与对文字无力改变现状的厌倦。颈联“功利乘时奚可久,治安长策竟何如”则揭示了作者对急功近利、缺乏长远规划的社会现象的批判,同时也对如何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提出了疑问。尾联“列城愿得朝歌长,盘错何愁不尽除”表达了作者希望社会能够得到长久和平的愿望,并相信通过治理,复杂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关注和忧虑,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