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静钟初断,肩舆到寺门。
风檐寒犬吠,露井候虫喧。
弱蔓低垂树,枯蓬密覆垣。
蒲团分半席,暂憩给孤园。
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宿兴国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冷的夜晚寺庙景象。首句“人静钟初断”,以深夜的寂静和寺庙钟声的停止,渲染出一种空灵的氛围。接着,“肩舆到寺门”写诗人乘着小轿来到寺前,暗示了他独自来访的孤寂。
“风檐寒犬吠,露井候虫喧”两句,通过风中传来的犬吠和露水打湿的井边虫鸣,进一步刻画出夜晚寺庙的独特声音,寒意与生机并存。"弱蔓低垂树,枯蓬密覆垣"描绘了树木和蓬草的凋零状态,展现出秋夜的萧瑟。
最后两句“蒲团分半席,暂憩给孤园”,诗人坐在蒲团上,分享半个席位,表达了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片刻安宁,仿佛在孤寂的园林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夜景,寓含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和内心的宁静。
不详
名祯,、一字维卿,以字行世,、、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郊原殊苍莽,禾黍未全收。
桑柘千村晚,枌榆四野秋。
空林投倦鸟,枯草龁疲牛。
淡霭轻烟外,微茫见许州。
扰扰道途间,埃尘两鬓斑。
清风牛背笛,斜日马头山。
荷盖擎残绿,榴房破嫩殷。
蘋花秋水岸,空羡白鸥閒。
王子飞凫处,仙遥迹尚存。
城荒生暮霭,殿古锁秋云。
坏壁灯烟暗,閒阶草气薰。
古今为县者,神异独称君。
黎庶凋残甚,惟馀朴俭风。
名因元子重,地本鲁王封。
抚恤无贤令,流移有惰农。
谁将于蔿曲,歌向五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