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二首(其一)

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

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

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

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翻译

主人住在十二层高楼,她一人承担着千钧重压。
自古以来,侍妾命运多舛,不能终老陪伴主人。
起身舞蹈为主人祝寿,送别他在南阳的墓地边。
她忍受着穿戴上主人的衣服,只为他人带来春天的美丽。
她的歌声响彻云霄,泪水如泉水般倾泻。
死去的人恐怕已无感知,但她的心中永远自我怜悯。

注释

主家:主人。
十二楼:形容地位显赫。
一身:一人。
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薄命:命运不好。
不尽年:不能终老。
起舞:跳舞庆祝。
寿:寿辰。
相送:送别。
南阳阡:南阳的墓地。
忍著:忍受。
主衣裳:主人的衣服。
春妍:春天般的美丽。
有声:歌声。
彻天:响彻天空。
有泪:泪水。
彻泉:泉水般涌出。
死者:去世的人。
恐无知:恐怕无法感知。
妾身:自称。
长自怜:长久自我怜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妾薄命二首(其一)》,主要描绘了一个深陷不幸命运的女子,她身处豪门大宅,地位卑微却承担着繁重的职责。"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形象地写出她的辛劳,仿佛要承受千钧重压。"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表达了对古代女性命运的哀叹,暗示她可能无法善终。

"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通过舞蹈为主人祝寿,暗示了她的生活缺乏自由,只能在主人的喜庆场合中展现自己。"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她穿着华丽的衣服,只为取悦他人,展现出她的悲凉与无奈。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表达出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愁,希望能引起上天和大地的共鸣。最后两句"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揭示出她对未知命运的恐惧,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深深自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沉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形象,表达了对封建社会底层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哀叹。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招黄魏二生

出门不雨即偶风,闭门值睡极力攻。

似闻汤鼎作吟声,已贺胜敌收全功。

却思二子共一笑,拨弃旧语无新工。

卒行好步不两得,能致公等吾何穷。

魏诗黄笔今未有,顾我独得神所钟。

径须相就踏泥潦,已办煮饼浇油葱。

形式: 古风

规禅停云斋

净居众天人,宫殿随所适。

少仕老不归,重门闭榛棘。

道人秀丛林,妙语出禅寂。

是身如浮云,随处同建立。

平生与二子,嗜好用一律。

我此复助缘,语绮已多责。

何年一把茅,据坐孤崒嵂。

呵佛骂祖师,涂糊千五百。

形式: 古风

咸平读书堂

昔人三百篇,善世已有余。

后生守章句,不足供嗫嚅。

一登吏部选,笔砚随扫除。

闭閤画眉妩,隔屋闻歌呼。

奉公用汉律,宁复要诗书。

俛首出跨下,枉此七尺躯。

今代陶朱公,不作大梁屠。

计然特未用,意得轻全吴。

为邦得畿县,政密自计疏。

宁书下下考,不奉急急符。

用意簿领外,筑室课典谟。

平生五千卷,还舍不问涂。

近事更汉唐,稍以诗自娱。

复作无事饮,醉卧拥青奴。

桃李春事繁,轩窗昼景舒。

鸣屋鸠渴雨,窥帘燕哺雏。

休吏散篇帙,风篁献笙竽。

听然一启齿,斯民免为鱼。

形式: 古风

城南夜归寄赵大夫

书生作意一斑足,杜陵据鞍两眼寒。

风雨唤人归去好,免教街吏报平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