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阁曝日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

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

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

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

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

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厌倦了冬天的严寒凛冽,喜好登上高阁晒太阳来取暖。
太阳散布着光辉和温暖的恩惠,寒士生活困顿,贤明的君主应会为此感到愧疚。
在阳光的温暖照耀下,毛发都舒畅了,肌肤渐渐润泽,太阳实在是十分仁慈。
依赖着冬日的阳光,身上衰败之气很快得到了驱散。
枕头倾斜了烦请着眼一看,虚弱的身体很容易得到了调和。
树梢上的猿猴流利敏捷,山巅的鹤飘逸飞舞。
朋友了解我苦于分离和相聚,常常因为流离漂泊而悲伤,短暂相逢和安居而欣慰。
面对眼前的事物而作诗,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恍惚之间淡忘了。
自古以来遭到国丧战乱的君子都凄凉衰颓。
为什么我将进入晚年了,还在因为忧愁时事而心力憔悴?

注释

玄冬:冬季。
负暄:冬天受日光曝晒取暖。
羲和:古代神话传说中驾御日车的神。
代指太阳。
倚薄:谓生活困迫。
沃若:润泽貌。
衰气:衰败之气。
歘:形容短促迅速划过的摩擦声音,延伸为快速的意思。
木杪:树梢。
翩跹:飘逸飞舞貌。
贤圣:道德才智极高的人。
萧索:凄凉衰颓。
胡为:为什么。
忧世:为时世或世事而忧虑。
心力:指精神与体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阳光与阴冷交织的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事的忧虑。开篇“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写出了冬日里阳光难得,而诗人却独自在高阁中享受这短暂的温暖。接着“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则是对天地间自然恩惠的赞美,但这种恩泽似乎也只是一种浅薄的依傍。

诗人通过“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表达了身体在温暖阳光下的舒适感受。然而,这种感受并不能掩盖内心的忧虑,“太阳信深仁,衰气歘有托”暗示着诗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和依赖。

接下来的“攲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可能是诗人身体状况的一种写照,而“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则是一幅生灵在自然中的孤独与苍茫景象。

最后,“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全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观、个人感受与生命智慧的佳作。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莫,况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倾动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形式: 古风

观打鱼歌

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鱍鱍色胜银。

渔人漾舟沈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

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

潜龙无声老蛟怒,回风飒飒吹沙尘。

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

君不见朝来割素鬐,咫尺波涛永相失。

形式: 古风

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少保有古风,得之陕郊篇。

惜哉功名忤,但见书画传。

我游梓州东,遗迹涪江边。

画藏青莲界,书入金榜悬。

仰看垂露姿,不崩亦不骞。

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又挥西方变,发地扶屋椽。

惨澹壁飞动,到今色未填。

此行叠壮观,郭薛俱才贤。

不知百载后,谁复来通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负薪行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

更遭丧乱嫁不售,一生抱恨长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应当门户女出入。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

筋力登危集市门,死生射利兼盐井。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