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拜太白山人墓

四山荒棘,犹争道、国士和诗葬处。

冈势崚嶒吞云水,写就三秦风度。

弹遍青萍,兴来拂袖,不向人间住。

几番花落,问春曾否如故。

莫恨短碣模糊,高冢麒麟,更销沉无数。

历算古今谁寿考,百种输他词赋。

结客东南,长留生气,吹散泉台暮。

一杯相酹,石门松鬣群舞。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拜太白山人墓》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通过对太白山人墓地的描绘与追思,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之情。

开篇“四山荒棘”,以荒芜的山林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肃穆的氛围,暗示了墓地的荒寂与历史的沧桑。接着“犹争道、国士和诗葬处”一句,点明了此处是文人墨客的安息之地,表达了对逝去文人的怀念与尊敬。

“冈势崚嶒吞云水,写就三秦风度。”描绘了墓地周围的山峦峻峭,云水交融的壮丽景色,象征着文人精神的高洁与深远。通过“弹遍青萍,兴来拂袖,不向人间住”几句,展现了文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几番花落,问春曾否如故。”以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比喻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对永恒不变的追求。

“莫恨短碣模糊,高冢麒麟,更销沉无数。”诗人劝慰后人不要因墓碑的残破而感到遗憾,高大的墓冢与麒麟雕像依然见证着文人的伟大与不朽。这一段充满了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与对文化传承的期待。

最后,“历算古今谁寿考,百种输他词赋。”表达了对文人生命虽短暂却因作品流传千古的赞美。结句“结客东南,长留生气,吹散泉台暮。”则寄托了对文人精神永存的希望,以及对其作品给予的无限生命力的颂扬。

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对文化传承与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78)

曹溶(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送卜声北上

绿香塘上,又催君、去踏尘沙为客。

匣有莫邪龙夜吼,函谷曾织草贼。

口不言功,松楸拄径,暂与鸿沟隔。

时来起舞,种花先问南陌。

也拟祖道长亭,垂杨离恨,怕挽丝千尺。

遥望红缨驱骏马,脱帽宝钗楼侧。

自致云霄,手提编户,换了闲锋镝。

经过燕赵,寄情应把春惜。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碧岩茶至

云芽乍啜,恐新来、肌骨全因君瘦。

活火煎成丘壑味,略似初含豆蔻。

七碗频烦,恶诗传写,甚觉卢仝陋。

请辞欢伯,无愁是此时候。

尽说产自深崖,佳人独处,隐约春难透。

笠泽下方留不住,绝顶和他青皱。

一片烟横,盘旋肺腑,冷液犹堪漱。

玉瓯谁捧,宝凫闲配芝昼。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宥]韵

念奴娇.雪中过陈氏山庄

肯嫌春谢,但随云飘动,冷眠湘簟。

蜡屐正宜苔径涩,此处清晖荏苒。

亲扣柴关,瀑香斜挂,全把吴山掩。

长廊鸟散,我来玉雪彻糁。

欲携一缕茶烟,和他幽意,不放笙歌染。

南宋风华萧飒尽,惟剩顽云数点。

又被閒心,十分搜剔,松竹添春靥。

雁声催到,客中佳兴难减。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为宗定九赋东原草堂和顾庵弟韵

金风吹遍,剩隋家堤影,江皋书屋。

一洗近来荒索气,玉髓兰膏同沐。

四壁虽空,芙蓉相对,还压新篘熟。

催归小艇,渔歌声振林木。

应为毫底花繁,逢春调弄,占尽三生福。

沈约郊居多赋草,雌霓连蜷谁读。

七尺珊瑚,百年轩冕,孰与餐松菊。

让君高啸,世间馀子豚犊。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