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其二)

湖山巾舄我曾经,二十年来梦始醒。

召伯甘棠留蔽芾,祭遵樽俎入丹青。

清游笑我扪萝癖,归咏同君驻马听。

抚景何嫌须鬓改,等閒天地亦忘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苕山时的感慨与回忆。首句“湖山巾舄我曾经”,点明了诗人曾在此地留下足迹,引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接着,“二十年来梦始醒”一句,表达了时间流逝之感,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召伯甘棠留蔽芾,祭遵樽俎入丹青”两句,运用典故,以古代贤臣召伯和祭遵的事迹,象征着诗人对高尚品德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将这些历史人物的活动融入画中,寓意着这些美好品质在艺术中得以永恒。

“清游笑我扪萝癖,归咏同君驻马听”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山水的乐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这里的“扪萝癖”可能指的是诗人对探索自然、亲近自然的喜好,而“归咏”则暗示了对这次旅行的回味与分享。

最后,“抚景何嫌须鬓改,等閒天地亦忘形”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超脱与忘我,即使年华老去,也愿意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与天地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答曾丈鹤林

此身闲得便成仙,何必菖蒲解引年。

冷落春光还默坐,依稀风韵荷新篇。

天恩大赉均黎老,寿域同跻过百年。

白鹤山人来未到,野航应怯海涛喧。

形式: 七言律诗

寄林瑞庵居士

四季栽花满石台,寿筵高敞菊争开。

洞门久矣无扃钥,诗客何缘靳往回。

据马不须誇矍铄,干时岂合重低徊。

亦知天道从人愿,莫惜年年送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曾丈鹤林自充金回随即别去用韵呈寄

海外重寻旧钓台,海涛千里一帆开。

寰瀛属望勤飞动,鱼鸟相亲易往来。

标格自堪规末俗,羽翰谁敢议纤埃。

不知何日停征棹,同赋圭峰陟磴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日答汤外史

松关不锁动经旬,雨后松阴爽气新。

潇散最堪岩壑辈,风流难借市朝人。

贫于酒舍忧偿债,老入花丛喜见春。

三十六回无事日,不知良会苦多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