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王烻的《寄题步武嘉祥学署迟月楼》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景。首句“沈沈郁郁天正青”以深沉的色调渲染出夜晚的宁静,天空如一块巨大的青玉。接下来的“牢牢落落三五星”描绘了稀疏的星辰点缀在天际,显得孤独而冷寂。
“荒城早闭寒悄悄,乱山丛矗深冥冥”进一步刻画了环境的荒凉和寂静,寒冷的气息弥漫,群山在黑暗中矗立,给人以深邃的印象。诗人将视线转向楼阁,“苍玉虬蟠成大玦,楼开正对东南缺”,形象地展现了月楼的形状和位置,宛如一条苍玉龙盘旋而成的大环,正对着东南方的缺口。
“弟子燕息帷自下,先生坐瞑烛不艺”描绘了学舍中的场景,学子们休息,先生则沉浸在思考中,烛光微弱却照亮了他的专注。随着夜空的变化,“瞥眼长空生白毫,晶莹澈骨寒侵毛”描绘了月亮的升起,月光如白毫般明亮,穿透寒气直入肌肤。
“常仪按辔蓄气势,并力一涌飞凌霄”运用比喻,形容月光如同驾驭马匹的仙子,积蓄力量后冲向天空。随后,云层被月光穿透,“顽云轇轕顿离脱”,峰峦如巨兽般争先恐后地向上挺立,仿佛在迎接月光的到来。
“银阙瑶台现突兀,霓旌羽葆来游遨”描绘了月光照亮的仙境景象,犹如银阙和瑶台在月色下显现,仙人乘着华丽的车驾游荡其中。最后,诗人感慨“神仙好此果非妄”,认为这样的美景并非虚幻,暗示了对知识与学问的追求可以引领人进入精神的仙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迟月楼夜晚的神秘与诗意,表达了诗人对学术追求的赞美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