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船上看山,山峦如同骏马疾走,数百座群峰顷刻间就从眼前过去了。
错杂不齐的前山瞬间变化万千,纷杂繁多的后岭犹如惊骇而奔跑。
仰看山上的小路歪斜盘回曲折,高远处隐约地看见有人在上面行走。
我在船中高高地举起手想和山上的行人打招呼,孤单的船只却像飞鸟一般往南驰逐而去。

注释

走马:奔跑的骏马。
倏忽:很快地,忽然。
槎牙:形容不齐的样子。
变态:改变形态。
杂沓:沓,一作“逐”,杂乱。
这里形容“惊奔”的样子。
微径:山间小路。
缭绕:回环旋转。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的样子。
欲与言:指想和山上的行人说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通过船上的视角观察着岸边山峦的变化。"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一句,传达了山峦在快速流逝的感觉,仿佛是奔跑的马匹一般。接着"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则形容山势的变化和连绵不断,如同惊吓之下的奔腾。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展现了诗人对远处山间小路和行人的观察,行人在高处显得遥远而迷离。最后两句"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那些远去的景致或是行人交流之意,但最终只能眼睁着那渐行渐远的帆影,宛如一只翱翔的鸟儿。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照手法,展现了动静结合、远近交辉的艺术效果。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景物变迁以及人生旅途的感慨。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二首(其一)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晓出兜率寺送许耀卿二首(其二)

兜率山深露气清,柳阴暗处藕花明。

无端拾得闲烦恼,背却西湖又入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晓出兜率寺送许耀卿二首(其一)

天竺兴云线许长,须臾遮尽众苍苍。

何如洒作千峰雨,乞与都城六月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晓发黄巢矶芭蕉林中

清远山前烟雨濛,黄巢矶畔水连空。

旋芟芦荻炊朝饭,更斫芭蕉补漏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