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祖龙歌行》是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通过对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的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性的复杂。
首句“祖龙乃好长生者”,开篇点题,直指秦始皇对长生的渴望。接下来“沉璧徒来华山下”一句,以秦始皇在华山祭拜求仙的传说,形象地描绘了他追求长生的努力。随后,“目断楼船海气昏,鲍车乱臭沙丘野”两句,通过海上的楼船和沙丘的鲍车,渲染出一种神秘而荒凉的氛围,暗示了秦始皇追求长生的失败与悲剧。
“骊山下锢三泉开,泉头宫殿仍崔嵬”两句,将目光转向骊山,这里曾是秦始皇陵寝的所在地,宫殿虽已荒废,但其雄伟依然可见,暗含着对秦始皇功业的回顾与反思。接着,“当时输作方亹亹,函谷无关小龙死”两句,通过“输作”(劳役)与“小龙死”(秦始皇去世)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追求长生背后的沉重代价。
最后,“百尺降旗轵道傍,十二金人泪如水”两句,以秦始皇陵前的降旗和十二金人的泪水,象征着秦始皇的权力与荣耀已随时间消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性追求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这一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权力、生命与历史变迁的哲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