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行》由明代诗人谢矩所作,描绘了山中行进时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诗中以“纻服芒鞋”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行者穿着简朴,轻装上阵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接着,“溪山登濯足徜徉”,生动描绘了在山水间漫步,仿佛洗涤心灵的画面,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与自在。
“翠岩雨过秋云瞑,兰若风生夕沼凉。”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中雨后的静谧与凉爽,翠绿的岩石在雨后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秋云低垂,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傍晚时分,微风吹过兰若(寺庙)附近的池塘,带来一丝丝凉意,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远浦渔歌来窈窕,空崖樵唱起微茫。”这两句则将视线转向远方与高处,远处的河滩上传来了渔夫悠扬的歌声,而高耸的山崖间,樵夫的歌声隐约可闻,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乡村生活画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和谐。
最后,“诛茅便欲来居此,十亩园池一草堂。”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林的喜爱与向往,他渴望在此建造一所简陋的草屋,享受十亩园池带来的宁静与自由,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山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林行旅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