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当年童子见,今见二毛翁。
海月三秋别,江云一日同。
鸥心驰舍北,龙尾曳天东。
定有延和奏,南来寄一通。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文天祥的作品,名为《和前人赋别(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回忆与童年伙伴的分别,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当年童子见,今见二毛翁。” 这两句描绘了时间流逝,童真渐失的生动场景。童子指的是年幼时期的朋友,而今见到的则是头发斑白的老人。这两句不仅反映了岁月更迭,也透露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海月三秋别,江云一日同。” 这里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离合之感。海月与江云都是诗人心中美好的象征,而“三秋”则意味着长时间的分别,“一日”则是短暂的相聚。这两句传递出一种对友情深厚而又脆弱的复杂情感。
“鸥心驰舍北,龙尾曳天东。” 这两句用了生动的比喻来形容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心境。鸥(一种水鸟)和龙都是自由飞翔的象征,而这里则是表达心灵的奔走和无尽的向往。
“定有延和奏,南来寄一通。”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希望能够通过书信等方式与远方的朋友保持联系。这里的“延和”可能指的是一种和谐的音乐或者是诗人的心境,而“南来”则暗示着期待来自南方(也许是朋友所在之地)的消息。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借用,使得整个作品既有深沉的情感,也不失壮丽的想象空间。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翠松三万顷,松雪著神仙。
柳院催金钥,江花送玉鞭。
晓岩云壁立,晚棹浪规圆。
未了醉翁事,重寻颍上田。
人情嗟愈变,世法合何如。
气以心平定,才因意广疏。
时行或时止,无咎亦无誉。
第一严交际,琴绅敢不书。
去岁湟中谷,医疮咸粜新。
一言堪救药,三秩敢贪嗔。
自是仁由己,休论哲保身。
当时若瘖默,何面见乡人。
买得青山贵似金,瘦筇上下费沉吟。
花开花落相关意,云去云来自在心。
夜雨一江渔唱小,秋风两袖客愁深。
夹堤密与栽杨柳,剩有行人待绿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