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扫尽鹅溪匹练霜,未知三尺映茅堂。
此君不是尘中物,何必区区较色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书斋的雅致画面。"扫尽鹅溪匹练霜",比喻墨竹如素白的丝绸般洁净,暗示了书屋主人对墨竹的精心呵护和高洁之志。"未知三尺映茅堂",则写出墨竹虽不高大,但其清雅之气足以照亮简朴的茅屋,寓意其内在品质的高尚。诗人进一步强调墨竹超凡脱俗的品性,"此君不是尘中物",表明它不属于世俗的范畴,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价值。最后,"何必区区较色香",表达了诗人对墨竹纯粹精神的赞美,认为其价值并不在于外表的颜色或香气,而是内在的精神气质。整首诗通过赞美墨竹,寄寓了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和对文人士大夫理想的向往。
不详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叶染青云节抱霜,一枝聊寄墨君堂。
故园根拨依然在,会见龙孙脱箨香。
夙有水云趣,倦游尘土间。
冲山为谁秀,几案我江山。
湘君谁识是皇英,占得君山冷淡青。
月满湖平相照处,姮娥应得见娉婷。
支川千百欲归东,不得江湖不会同。
可但中流能击楫,也知高浪要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