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南北已武功皆,何意东溟起瘴霾。
戎索疆才恢玉垒,职方地肯弃珠厓。
兵收裨海蓬瀛岛,星贯穹霄毕昴街。
从此万方清晏奏,岂徒韩笔纪平淮。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所作的《再拟老杜诸将》之五。诗中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对国家边防安全的忧虑与期待。开篇“西南北已武功皆,何意东溟起瘴霾”两句,先从四面八方的边防安全入手,接着突然转折,提出东部海域可能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形成强烈对比,引人深思。
“戎索疆才恢玉垒,职方地肯弃珠厓”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边防的重要性,玉垒和珠崖分别代表了重要的战略要地,通过“恢”和“弃”的对比,表达了对边防巩固和失守的深刻关注。
“兵收裨海蓬瀛岛,星贯穹霄毕昴街”两句,转而描述了国家在军事上的强大,以及对天象的观察,象征着国家力量的延伸和对未来的展望。
最后,“从此万方清晏奏,岂徒韩笔纪平淮”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稳定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追忆,希望未来能像平定淮水一样,实现长久的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国家强盛和平稳定的美好期盼,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不详
史学家。一字耘崧,又号裘萼,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久作华阳陶隐居,岂期老出治军书。
廉颇已自三遗矢,冯妇何堪再下车。
乡梦迢迢千里外,尘踪碌碌一年馀。
稍欣奏凯期将近,计日归寻旧草庐。
无端伏莽报兴戎,一片虫沙小劫中。
作贼岂闻头到白,驱民已遍血流红。
时平吏醉笙歌月,事起兵寒草木风。
至此始知龚渤海,卖刀买犊是奇功。
也是尘劳债未偿,为酬知己一番忙。
卿曾经事韩文约,我决不为陈自强。
幕下使材论履屐,灯前握算调刍粮。
尚凭门馆恩私地,兼报当年食太仓。
本为游山附羽翰,久留军府最无端。
肯从殷铁还干禄,翻似刘绵尚恋官。
万斛楼船兵渡海,两甄浮鼓将登坛。
天教倦客归朝速,一战先闻定百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