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句诗出自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中宁国府上房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世事洞明"意味着对世间各种事情都有深入的理解和洞察,这是通过广泛学习和实践积累而成的智慧,可以看作是学问的体现。"人情练达"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人性和社会规则有熟练的把握和应对能力,这种处世之道如同写作文章一样,需要技巧和经验。整体而言,这句诗强调了生活经验和智慧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将这些经验转化为人生智慧的过程。
不详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