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越中二首(其二)

越中旧识梁开士,说法曾无一语闻。

惟有手培双树在,至今苍翠倚秋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送僧归越中二首(其二)》。诗中通过与老友梁开士的对比,表达了对僧人清心寡欲、专心修行生活的赞美之情。

首句“越中旧识梁开士”,点明了诗人与梁开士的过往交情,暗示两人曾有过深厚的友谊。然而,“说法曾无一语闻”一句转折,表明尽管曾经相识,但在谈论佛法时,诗人并未能听到梁开士的任何教诲或言论,这可能暗含着诗人对于自己未能深入理解佛法的遗憾。

接着,“惟有手培双树在,至今苍翠倚秋云。”这两句诗描绘了僧人归乡后的生活情景。他亲手种植的两棵树如今依然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仿佛在秋云中静静倚靠,象征着僧人修行的成果和内心的宁静。这里,树木不仅代表了自然界的生长,也隐喻了僧人修行的持久与坚定,以及其生活态度的平和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对僧侣清净生活的向往和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同样境界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与梁开士的对比,突出了僧人修行的专注与成就,表达了对僧侣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赠张巨源老人

毵毵素发仅垂领,落落老怀殊过人。

七郡江山宛如故,有谁曾不受风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山行三首(其一)

前村后村溪水涸,大树小树梅花开。

一双野鹤避人去,四壁云山傍马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山行三首(其二)

米家图画不易得,今日见山如见之。

偶上层峦纵游目,不知驻马已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行三首(其三)

曾闻东掖郎官说,七郡好山如米多。

松风吹衣水流急,疑在王官谷里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