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二首(其二)

萧寺回环石磴间,山光草色远相连。

坐中清景追唐迹,门外红尘接渭川。

落涧飞泉千丈玉,过墙修竹一梢烟。

画工谁绘当时巧,移得江南在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山水画卷。诗人张商英以“萧寺回环石磴间”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幽静的古寺之中,石阶蜿蜒,与四周的山光草色相映成趣,形成一种深远的视觉效果。接下来,“山光草色远相连”,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坐中清景追唐迹,门外红尘接渭川。”这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是对内景的赞美,内景中的清雅之气让人联想到唐朝的风韵;另一方面则通过“门外红尘接渭川”这一描述,暗示了外界的喧嚣与繁华,形成了一种内外世界的强烈反差,强化了隐逸与现实的对比感。

“落涧飞泉千丈玉,过墙修竹一梢烟。”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如玉带般晶莹剔透,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纯净;而“过墙修竹一梢烟”,则以竹林的静谧与远处轻烟的缥缈,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层次感。

最后,“画工谁绘当时巧,移得江南在眼前。”诗人感慨于眼前的美景,仿佛是画家精心绘制的江南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艺术创作的敬仰。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24)

张商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绵山

夕阳返照影流东,点点寒鸦过远峰。

渔叟罢竿收钓饵,牧童吹笛弄西风。

日光隐隐沉沧海,山色青青耸碧空。

万壑千崖增秀丽,往来人在画图中。

形式: 七言律诗

凌云行

我本耕钓夫,素嗜山水乐。

补吏来旴江,潜解组绶缚。

独上凌云行,青梯入寥廓。

万象富观览,四面峻岩壑。

天风袭衣襟,断霞半空落。

仙家鸡犬鸣,惊起巢松鹤。

胜游最后时,萍梗念漂泊。

回首顾人间,佳景满城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句(其一)

天连远水三吴阔,人倚危楼万象低。

形式: 押[齐]韵

句(其二)

湖上青山一抹高,烟中草木细如毫。

形式: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