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西安王太守

太守王公家太行,埋玉虽久声琅琅。

我观东海笔循吏,生色澹沲如登堂。

公初作官不择禄,海上二州成善俗。

后来坐治海丰城,百姓至今犹聚哭。

西安大郡称关中,贤守只云王海丰。

当时去思耿未已,棠阴白草悲秋虫。

人言仕学皆前定,阴功不似公家盛。

三世相传五马符,前有金华后安庆。

安庆高文如乃公,不久报政蓬莱宫。

玺书锦袍还旧物,墟里一日生春风。

我忆王公渺何处,遗泽不随漳水去。

观风使者问先贤,认取庭前古槐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挽西安王太守》是一首悼念和颂扬已故太守王公的挽诗。诗中首先描绘了王公在太行任职时的清廉与声名,以“埋玉虽久声琅琅”形容其德行高洁,如同美玉深藏而名声远播。接着,诗人称赞王公为循吏,他的治理使得东海之滨的两个州风化淳良,海丰百姓至今仍感念其恩德。

诗中提到王公初任时选择官职不计个人待遇,后来在海丰任职时深得民心,离任后百姓仍悲泣不已,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怀念。西安作为关中大郡,人们只记得王海丰这个名字,足见其影响深远。诗人感慨阴功难比王公的德行,王家三代都有显赫的官位,象征着家族的荣耀。

最后,诗人想象王公的后人安庆公也有卓越才能,不久将在蓬莱宫(可能指朝廷)有所建树。王公的玺书和锦袍成为历史的见证,他的美德如春风般温暖了乡间。然而,诗人又感叹王公的踪迹难寻,唯有庭前的古槐见证了他的一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王公事迹的描绘和对后人的期待,展现了对这位贤能太守的敬仰和怀念。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陈宪章梅花

燕南雪花大如掌,点缀枯槎夜深响。

怅然忽思羌笛声,恨不西湖拨双桨。

赵君喜走江南村,晓持写真来扣门。

小堂虚白凛相对,便觉生意回孤根。

朔风飘萧天色冷,的是当时湖上景。

摩挲欲扫树间苔,舒卷愁翻月中影。

君家仙子真风流,一醉曾赊紫绮裘。

罗浮山下作春梦,素娥执手增离忧。

闻君跨马山阳去,驿路还应得奇遇。

逢人寄取折枝来,莫忘西斋赋诗处。

形式: 古风

甲午六月二十二日闻四龙挂空中大雨

迅雷殷殷声动地,一阵灵风送阴气。

忽见四龙垂半空,头角犹在乌云中。

三龙蜿蜒只摇尾,一龙爪欲翻海水。

须臾分向东西行,大雨飒飒如盆倾。

奇观最是神龙变,卧病空床不相见。

坐闻客语心茫然,叶公之图人浪传。

形式: 古风

盆池莲盛开

盆池荷叶似人长,菡萏开成品字妆。

无奈一春离思苦,赏心空负碧筒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夏月坐柰子树下

散发萧然坐月中,庭柯移影上帘笼。

栖禽何事惊飞起,熟果因风坠软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